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39
1 學術研習營-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講題 講員 總節數 簡介 中國哲學 儒家倫理學的取向:倪德衛與牟宗三 史偉民 3 p.2 「內在超越」問題與宋明理學的詮釋 呂政倚 3 p.4 論《孟子》中的「痛感」(feeling pain對於「道德知覺」之意義 蔡妙坤 3 p.6 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蕭振聲 3 p.8 中國早期中觀哲學的倫理學義蘊 嚴瑋泓 3 p.12 歐陸哲學 黑格爾哲學與現代性 史偉民 3 p.15 德國詮釋學的發展 林維杰 3 p.17 從萊維納斯觀點談現象學的倫理轉向 楊婉儀 3 p.19 再分配或肯認:Nancy Fraser Axel Honneth 論爭之對比研究 周明泉 3 p.22 意義的追尋海德格的哲學人類學 孫雲平 3 p.26 英美哲學 概論時間哲學 周先捷 3 p.28 分析美學當前發展 林斯諺 3 p.31 Priority Monism and Propositions 林璿之 3 p.34 Linguistic pragmatism and communication 顏均萍 3 p.36

Transcript of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Page 1: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

學術研習營-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研究領域 講題 講員 總節數 簡介

中國哲學

儒家倫理學的取向:倪德衛與牟宗三 史偉民 3 p.2

「內在超越」問題與宋明理學的詮釋 呂政倚 3 p.4

論《孟子》中的「痛感」(feeling pain)對於「道德知覺」之意義 蔡妙坤 3 p.6

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蕭振聲 3 p.8

中國早期中觀哲學的倫理學義蘊 嚴瑋泓 3 p.12

歐陸哲學

黑格爾哲學與現代性 史偉民 3 p.15

德國詮釋學的發展 林維杰 3 p.17

從萊維納斯觀點談現象學的倫理轉向 楊婉儀 3 p.19

再分配或肯認:Nancy Fraser 與 Axel Honneth 論爭之對比研究 周明泉 3 p.22

意義的追尋—海德格的哲學人類學 孫雲平 3 p.26

英美哲學

概論時間哲學 周先捷 3 p.28

分析美學當前發展 林斯諺 3 p.31

Priority Monism and Propositions 林璿之 3 p.34

Linguistic pragmatism and communication 顏均萍 3 p.36

Page 2: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

研習營-哲學學門-儒家倫理學的取向:倪德衛與牟宗三 講題領域 中國哲學

講員 史偉民

講題 儒家倫理學的取向:倪德衛與牟宗三

講題簡介

倪德衛明確區分孟子所代主的儒家倫理學與康德哲學。眾所皆

知,牟宗三援引自律的概念以解釋儒家哲學,然而同樣眾所皆

知的是牟宗三的康德詮釋深受爭議。本文企圖說明:即令牟宗

三使用康德語彙,其儒家詮釋與倪德德頗有相通之處。

建議閱讀文獻

1. Nivison, David S. (1996). The Ways of Confucianism: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Peru, Illinois: Open Court.

2. 史偉民(2020)。〈孟子式的道德行動觀與道德情感─倪德衛

與牟宗三〉。《東吳哲學學報》,41: 35-61.

3. 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先生全集 29》。

新北市:聯經。

4. 李明輝(1990)。《儒家與康德》。新北市:聯經。

Page 3: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

史偉民

學歷 Göttingen 大學博士 現職 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Page 4: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4

研習營-哲學學門-「內在超越」問題與宋明理學的詮釋 講題領域 中國哲學

講員 呂政倚

講題 「內在超越」問題與宋明理學的詮釋

講題簡介

自牟宗三提出「內在超越」說詮釋儒家哲學後,雖然蔚為典範,

卻也屢有爭議。對牟宗三「內在超越」說的理解,也涉及對儒家

哲學,特別是宋明理學的理解。本講以馮耀明對牟宗三「內在超

越」說的理解與批判為線索,說明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如何也影響

了對於宋明理學的詮釋,並通過這個談論的脈絡,介紹湖湘學派

內有關「天命」問題(其內涵為「人性、物性同異」問題)的論

辯。

建議閱讀文獻

呂政倚:〈朱子早期的人性、物性論──以朱子、張南軒與湖湘

學者的「天命」之辯為視域〉,收入氏著:《人性、物性同

異之辨──中韓儒學與當代「內在超越」說之爭議》(臺

北:新文豐出版社,2020),頁 21-88。

───:〈「內在超越」說與人禽之辨〉,收入氏著:《人性、物

性同異之辨──中韓儒學與當代「內在超越」說之爭議》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20),頁 231-307。

馮耀明:〈當代新儒家的判教與判準〉,收入氏著:《「超越內在」

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2003 年),頁 75-98。

───:〈當代新儒家的「內在超越」說〉,收入氏著:《「超越

內在」的迷思──從分析哲學觀點看當代新儒學》(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年),頁 180-194。

Page 5: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5

呂政倚 學歷 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 現職 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2020.08~)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18.07~2020.06)

著作

期刊論文:

〈韓儒魚有鳳與李顯益的「人性、物性同異」之辯〉。《鵝湖學

誌》第 63 期(2019 年 12 月),頁 107-167。

專書:

《人性、物性同異之辨――中韓儒學與當代「內在超越」說之

爭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20 年 1 月。

榮譽獎項

(1)中央研究院「104 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

畫」獎學金

(2)107 年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

論文獎」

(3)《人性、物性同異之辨──中韓儒學與當代「內在超越」

說之爭議》一書(此書依博士論文修訂而成)榮獲科技部 108

年 7 月梯次「出版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補助,以及 109 年

度「文德儒學青年學者傑出著作獎」

Page 6: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6

研習營-哲學學門-論《孟子》中的「痛感」(feeling pain)對於「道德知覺」之意

義 講題領域 中國哲學

講員 蔡妙坤

講題 論《孟子》中的「痛感」(feeling pain)對於「道德知覺」之意義

講題簡介

《孟子》中論痛感在學界中向來以「怵惕惻隱之心」、「不忍」之

心作為典範型表述。然而,「痛感」究竟為何物?是否具有認知

向度?如何與道德知覺產生關聯?有學者在近年從認知科學、情

感哲學的角度提出清楚的論述(Bongrae Seok, Myeong-seok

Kim)。本文回顧並反省以上進路的貢獻與解釋上的不足之處,並

提出以下的詮釋觀點,期能為核心文本提供更為有效的、融貫的

說明:一、從情感歷程觀(emotion as process),「怵惕」、「惻隱」

的發生不應被視為個別的、獨立的事件。二、「不忍人之心」在

內涵上涉及自身的痛感(bodily feeling)、因對象物而有的痛感

(feeling pain);並且,在此意義上,兩種痛感皆具有認知向度。

三、兩種痛感對於道德知覺具有不同的意義:自身的痛感將道德

主體帶入道德情境中,因感知道德對象而有的痛感則提供道德情

感的意向性以及相關動機。基於以上的概念界定與設準,本文為

「不忍人之心」如何發展為穩固的、具有行動意義的道德情感提

供初步的說明。

建議閱讀文獻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公孫丑章句上〉

Bongrae Seok, Proto-Empathy and Nociceptive Mirror

Emotion: Mencius’ Embodied Moral Psychology, The

Philosophical Challenge from China, 2015.

Dobin Choi, The Heart of Compassion in Mengzi 2A6, Dao, Vol.

18, 2019.

Myeong-seok Kim, What Cèyǐn zh ī xīn (Compassion/Familial

Affection) Really Is, Dao, Vol. 9, 2010.

Peter Goldie, Emotions, Feelings and Intentionality,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Vol. 1, 2002.

Page 7: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7

蔡妙坤 學歷 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系博士 現職 東吳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

2019.8-2020.7 臺灣大學哲學系 博士後研究 2018.8-2019.7 臺灣大學哲學系 博士後研究 2018.7-2019.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訪問研究 2016.8-2018.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2017.8-2018.7 輔仁大學哲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著作

NUS Dissertation:

Moral Dispute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a Representative Account

of Moral Dispute between Mencius, Mozi/ the Later Mohists,

and Zhuangzi (古代中國的道德爭論:孟子、墨子/ 後期墨家

與莊子三方的建構性對話)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6, 8.

書評:Genuine Pretending: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Zhuangzi, by

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 3 月。

Page 8: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講題領域 中國哲學

講員 蕭振聲

講題 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講題簡介

在晚近數十年的華語學界和英語學界,荀子哲學──特別是荀子

人性論──掀起了一股銳不可擋的研究熱潮。以荀子人性論為主

題的論文、專書成果豐碩,學人們的討論興致迄今不衰。〈性惡〉

篇雖明言「性惡」,但「性惡」該如何理解,論者間卻未達成共

識;且除〈性惡〉篇外,〈榮辱〉、〈解蔽〉、〈禮論〉、〈正名〉諸

篇未嘗以惡言性。是則「性惡」是否足以涵蓋荀子對人性的整體

看法,也不無疑問。概略言之,有以荀子主「性惡」,而當中又

涉及「人性本惡」和「人性向惡」之辨;有以荀子主「性樸」,

謂人性為道德上中立者;有以荀子主「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以人性和道德分屬不同邏輯範疇,未可輕易混同;也有以荀子主

「性善」,肯定荀子的人性內具(或至少可發展出)禮義秩序,

與孟子只有貌似對立並無實質矛盾。從這些簡介可見,荀子的人

性論至少有「性本惡」、「性向惡」、「性樸」、「性可以為善,可以

為不善」、「性善」這五種詮釋。這次演講主要介紹這五種詮釋的

基本論旨,並提出初步的理論評估,冀能由人性論這個側面展示

當代荀學研究的活力與風貌。

建議閱讀文獻

中文著作:

(1) 王華:〈禮樂化性──從《荀子》談情感在道德道德

認知與判斷中扮演的角色〉,鄭宗義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

第 13 輯,桂林:灕江出版社,2016 年,頁 36-67。

(2) 周熾成:〈荀子人性論:性惡論,還是性朴論?〉,

《江淮論壇》第 5 期,2016 年 10 月,頁 82-89。

(3)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9 年。

Page 9: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9

(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69 年,第八章〈由心善向心知──荀子經驗主

義人性論〉,頁 233-262。

(5) 傅佩榮:〈人性向善論──對古典儒家的一種理解〉,

《哲學與文化》第 12 期,1985 年 6 月,頁 25-30。

(6)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 23 字衍

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 14 期,2005 年 7 月,

頁 169-230。

(7) 曾暐傑:〈「性惡」即「本惡」──從「性」的定義探

究荀子性惡論的意涵〉,《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 20 期,

2013 年 12 月,頁 47-64。

(8)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

年。

(9) 蕭振聲:〈荀子性善說獻疑〉,《東吳哲學學報》第

34 期,2016 年 8 月,頁 61-96。

(10)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 年,頁 50-77。

英文著作:

(1) Chong, Kim-chong, Early Confucian Ethics:

Concepts and Arguments (Chicago: Open Court, c2007).

Chapter 6: Situating Xunzi.

Page 10: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0

(2) Chong, Kim-chong, Xunzi and the Essentialist Mode

of Thinking on Human N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USA) 35.1 (March 2008), pp. 63-78.

(3) Chong, Kim-chong, “Xun Zi on Capacity, Ability and

Constitutive Rules,” in Searle's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edited by Bo Mou.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8, pp. 295-312.

(4) Fung, Yiu-ming, “Two Senses of “Wei 偽”: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Xunz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vol. 11, no. 2 (June 2012),

pp. 187-200.

(5) Tang, Siu-fu,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Confucian

Learning: A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Xunzi’s Ethic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6). Chapter 1:

Xing and Native Conditions.

Page 11: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1

蕭振聲 學歷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著作 《老子之人性論與無名思想》,臺北:萬卷樓,2018 年 12 月。

Page 12: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2

研習營-哲學學門-中國早期中觀哲學的倫理學義蘊 講題領域 中國哲學

講員 嚴瑋泓

講題 中國早期中觀哲學的倫理學義蘊

講題簡介

中國早期中觀哲學乃姚秦時代時鳩摩羅什將印度中觀哲學傳譯

於中國,後經僧肇等門生弘傳,至吉藏集大成的古三論宗。此學

派以空性的理論發展其無我、無常的存有論立場,除了指向超越

性的涅槃解脫,也包含了大乘菩薩道自利利他的理論基礎與實踐

內涵。然而,既然主張「無我」,我們如何能從其理論體系中談

論道德實踐主體甚至是談論宗教哲學上超越意義之解脫實踐

呢?本次研習將引導與會者思考在一切法空、無我的前提下倫理

實踐如何可能的問題以及中國早期中觀哲學之倫理學的可能型

態。

建議閱讀文獻

1. Charles Goodman, “From Madhyamaka to Consequentialism: A

Road Map” in The Cowherds, Moonpaths: Ethics and Emptin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p. 141-158.

2. Wei-Hung Yen (2019, Feb).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Sengzhao’s Concept of the Sage. Asian Philosophy, 29(1): 79-87.

Page 13: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3

嚴瑋泓 學歷 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經歷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國內訪問學人;東海大學

哲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臺灣哲學學會秘書長;國科會人文學

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候選

人;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哲學系訪問學人。

著作

期刊論文: 1. Wei-Hung Yen (2019, Feb).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Sengzhao’s Concept of the Sage. Asian Philosophy, 29(1): 79-87. (A&HCI).

2. 嚴瑋泓(2019 年 08 月)。當代新儒家對《大智度論》的理解與

詮釋。《東吳哲學學報》,第 40 期,頁 1-24。(THCI 核心期

刊)。 3. 嚴瑋泓(2019 年 06 月)。慧影《大智度論疏》的存有論立場析

論。《臺灣宗教研究》,18(1): 31-54。(THCI 核心期刊)。 4. 嚴瑋泓(2019 年 03 月)。印順法師之《大智度論》詮釋的方法

論與哲學立場。 《玄奘佛學研究》,第 31 期,頁 69-94。(THCI 第三級)。

5. 嚴瑋泓(2018 年 03 月)。《大智度論》對智顗之禪學詮釋的影

響。《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第 56 卷 1 期,頁 223-257。(THCI, TSSCI 核心期刊)。

6. 嚴瑋泓(2016 年 12 月)。《大智度論》如何影響中國佛學的詮

釋?——以吉藏為例。《哲學與文化》,第 551 期,頁 113-132。(A&HCI)。

7. 嚴瑋泓(2016 年 01 月)。《維摩詰經》的倫理學型態是結果主

義嗎? ──基 於「慈悲」與「無我」的批判反思。《佛光學報》,

新 2 卷第 1 期,頁 169-198。 8. 嚴瑋泓(2015 年 10 月)。如何理解《六祖壇經》的倫理學型

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50 期,頁 71-101。(THCI Core)。

9. 嚴瑋泓(2015 年 08 月)。僧肇的假名論與指涉的不可測度說。

《東吳哲學學報》,第 32 期,頁 105-127。(THCI Core)。 10. 嚴瑋泓(2015 年 07 月)。東晉慧遠是實在論者嗎?—以其詮解

《大智度論》之觀點為線索的哲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

學報》,第 34 期,頁 165-208。(THCI Core)。

Page 14: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4

專書與專書論文 1. 嚴瑋泓(2019 年 04 月)。《尼采》(ISBN:9789575480295)。臺

中:東海大學出版中心。東海通識—哲學東海系列套書;5。 2. 嚴瑋泓(2018 年 12 月)。林秋梧「左翼佛學」的哲學基礎。《啟

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ISBN:9789863503217)(頁185-203。)。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 嚴瑋泓(2018 年 11 月)。聖嚴法師禪學詮釋中的倫理向度。《聖

嚴研究》 (ISBN:9789575987954)(第十一輯,頁 65-94。)。臺

北:法鼓文化。 4. 嚴瑋泓(2016 年 09 月)。論「一時無二心」的主張及其預設:以

《大智度論》引述阿毘曇的主張為線索。《唯識研究》

(ISBN:9787516190265)(第四輯,頁 157-169。)。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 5. 嚴瑋泓(2016 年 01 月)。從「階級鬥爭」到「現世淨土」:論

林秋梧批判早期臺灣佛教的方法與目的。《存在交涉:日治時

期的臺灣哲學》(ISBN: 9789860472905)(頁 141-165。)。臺北:

聯經出版社。 6. 嚴瑋泓(2015 年 06 月)。聖嚴法師戒律思想之倫理學義蘊。《聖

嚴研究》 (ISBN:9789575986742)(第六輯,頁 413-447)。臺北:

法鼓文化。

Page 15: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5

研習營-哲學學門-黑格爾哲學與現代性 講題領域 歐陸哲學

講員 史偉民

講題 黑格爾哲學與現代性

講題簡介

黑格爾哲學被視為是體系哲學的巔峰,然而也正因如此,此一哲

學似乎只是歷史的遺跡。本文則企圖闡明黑格爾哲學與現代文化

的關係,藉著追溯黑格爾哲學在德國觀念論的發展脈絡,說明他

如何回應人類自我界定的問題。

建議閱讀文獻

史偉民(2019)。〈《精神現象學》中的意識之認知及其判準〉。《歐

美研究》,49, 4: 455-483.

史偉民(2017)。〈黑格爾論思辯與概念〉。《東吳哲學學報》,36:

1-34.

Page 16: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6

史偉民 學歷 Göttingen 大學博士 現職 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Page 17: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7

研習營-哲學學門-德國詮釋學的發展 講題領域 歐陸哲學

講員 林維杰

講題 德國詮釋學的發展

講題簡介

德國詮釋學的發展歷經了四大家,分別是施萊爾馬赫

(Schleiermacher)、狄爾泰(Dilthey)、海德格(Heidegger)與高

達美(Gadamer)。這四位詮釋學家的理論發展,具有一種前後傳

承又有轉折的進程,簡言之,乃是歷經認識論(包含方法論)至

存有論。關鍵的轉折點有兩人,其一是施萊爾馬赫把詮釋學由解

經學發展為具認識論─方法論意涵的普遍詮釋學,其二是海德格

把詮釋學由方法論發展為存有論。

建議閱讀文獻 1.〈德國詮釋學的發展及其對儒學詮釋學的參照〉

2.〈逆所求能與對話求通:Gadamer 的詮釋學〉

Page 18: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8

林維杰 學歷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

經歷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2003-)、南華大學哲學系(2001-2003) 著作 《朱熹與經典詮釋》

Page 19: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19

研習營-哲學學門-從萊維納斯觀點談現象學的倫理轉向 講題領域 歐陸哲學

講員 楊婉儀

講題 從萊維納斯觀點談現象學的倫理轉向

講題簡介

萊維納斯曾經如此批評海德格:「對海德格來說,人類學的問題

不是最至關重要的。海德格自身對人的生存意義並不感興趣。人

之本性不會出現在諸如存在與存在史詩有關的那類思維裡。存在

在人身上出問題,而人是必須的因為存在出問題,人是存在的一

種模態。此在是與所提到的存在相同的事實。」 在海德格的學

說裡,人並未以其本義出現在海德格的存在研究中。只有當人涉

及存在的問題時,才引出研究人的必要性。因而萊維納斯說:「海

德格的論點在於提出存在是一切意義的根源,這立刻表示我們不

能在存在之外思考,所有一切合理的都會回到存在的理解中。」

萊維納斯指出了海德格式的存有論之限制,它使得在存在之外思

考人類學問題的嘗試變得不可能。依照萊維納斯的詮釋,似乎意

味著在海德格哲學的視域中,人不可能在對於存在的關注之外發

現自身;由此觀點而言,雖然海德格式的哲學「提及」人,但卻

非真正關注人。在此以存在為優先所構建的存有論中,人的問題

並非首要的考量,因而也將無法從中求取涉及人與人關係之倫理

的答案。

因為缺乏對於人的關注,以至於在海德格的存有論中,他人之死

被其視為二手經驗;不同於萊維納斯在他人之死中感受到人性 ,

海德格式的存有論並不從人之本性以及人性的向度討論死亡。究

竟兩者的差異如何發展為不同的關懷,因而開出存有論與倫理的

差異?本課程將嘗試從萊維納斯的觀點,談現象學的倫理轉向問

題。

Page 20: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0

建議閱讀文獻

Heidegger Martin. Etre et Temps. Trans. Emmanuel Martineau,

Édition numérique hors-commerce, 2005. 海德格爾。《存在與

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Lévinas, Emmanuel. Autrement qu’être ou au-delà de l’essence.

Paris: Martinus Nijhoff, 1978. 列維納斯。《另外於是,或,在

超過是其所是之處》。伍曉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

Lévinas, Emmanuel. De l’existence à l’existant. Paris: J. Vain,

2004. 列維納斯。《從存在到存在者》。吳蕙儀譯。南京:江

蘇教育出版社 2006。

Lévinas, Emmanuel. Dieu, la mort et le temps. Paris : Editions

Grasset & Fasquelle, 1993. 勒維納斯。《上帝·死亡和時間》。

余中先。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Lévinas, Emmanuel. Le temps et l’autre. Paris: Ouadrige/PUF,

1994. 列維納斯。《時間與他者》。王嘉軍譯。武昌:長江文

藝出版社,2020。

楊婉儀。《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

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

Page 21: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1

楊婉儀 學歷 法國史特拉斯堡哲學博士 現職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經歷

2020.02~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2015.02-2020.01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2011.02-2015.01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2008.08-2011.01 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著作 楊婉儀,《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

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

Page 22: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2

研習營-哲學學門-再分配或肯認:Nancy Fraser 與 Axel Honneth 論爭之對比研究 講題領域 歐陸哲學

講員 周明泉 講題 再分配或肯認:Nancy Fraser 與 Axel Honneth 論爭之對比研究

講題簡介

本次研習課程主要處理美國女性主義哲學家 Nancy Fraser 如何

以透視二元論的立場反對德國社會哲學家 Axel Honneth 的規範

一元論。首先,我們將一同探究 Fraser 如何面對肯認與再分配之

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她如何將正義概念由社會正義擴展至政治正

義的範疇,進而建構出具有三重向度的正義理念。接著,我們將

一同檢視 Honneth 與 Fraser 兩人所形構的社會正義理念之可普

遍性與可實踐性。最後,我們將透過 Nancy Fraser 與 Axel Honneth

之間論戰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反思現代社會的病態現象,並企圖

提出適合現代社會的正義理念與原則,以求針對現代社會的病態

現象,進行局部的社會基因之校正,以期為所欠缺的社會合理性

共識提供一帖具有療效的藥引處方,促使現代社會的突生演化或

突生轉型。

建議閱讀文獻

主要文獻: 1. Nancy Fraser, Axel Honneth (2003).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 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New York: Verso.

2. Honneth, Axel(2003).Umverteilung der Anerkennung. Eine politisch philosophische Kontroverse,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參考文獻: 1. Honneth, Axel(1992).Kampf um Anerkennung,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2. Honneth, Axel(2000).Das Andere der Gerechtigkeit.

Aufsätze zu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3. Honneth, Axel(2001).Leiden an Unbestimmtheit. Eine Reaktualisierung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 Stuttgart: Reclam.

4. Honneth, Axel(2003).Umverteilung der Anerkennung. Eine politisch philosophische Kontroverse,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Page 23: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3

5. Honneth, Axel(2003).Unsichtbarkeit. Studien einer Theorie der Intersubjektivität,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6. Honneth, Axel(2005).Verdinglichung. Eine anerkennungstheoretische Studie,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7. Honneth, Axel(2007).Pathologien der Vernunft,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8. Honneth, Axel(2010).Das Ich im Wir. Studien zur Anerkennungstheorie,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9. Honneth, Axel(2011).Das Recht der Freiheit. Grundriß einer demokratischen Sittlichkeit,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10. Honneth, Axel(2013).Die zerrissene Welt des Sozialen. Sozialphilosophische Aufsätze, 4.Auflage(Erweiterte Neuausgabe)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11. Honneth, Axel(2015).Die Idee des Sozialismus, Frankfurt a. Main: Suhrkamp Verlag.

12. Nancy Fraser (1989). Unruly Practices: Power, Discourse and Gen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3. Nancy Fraser (1996). Social Justice in the Age of Identity Politics: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Particip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4. Nancy Fraser. Justice Interruptus (1997).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 Con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5. Nancy Fraser, Axel Honneth (2003).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 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New York: Verso.

16. Nancy Fraser, Kevin Olson (Ed.) (2008).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New York: Verso.

17. Nancy Fraser (2009). Scales of Justice: Reimagining Political Spa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age 24: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4

周明泉 學歷 德國慕尼黑哲學學院哲學博士

現職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經歷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著作

1. 周明泉(2020),<論 Hegel 的治療式正義觀: Axel Honneth 的規範性重構方法之詮釋與批判>,《哲學與文化月

刊》第四十七卷第一期,第 548 期,台北:哲學與文化雜誌

社,科技部補助編號:MOST-107-2410-H-030-068,頁:

163-181。(A&HCI)。 2. 周明泉(2019),<論當代中華新士林哲學的關係存有學之

轉向:以沈清松的天主教社會哲學為例>,《哲學與文化月

刊》第四十六卷第十一期,第 546 期,台北:哲學與文化雜

誌社,頁:89-107。(A&HCI)。 3. 周明泉(2019),<評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

念》>,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五十五期(中華民國 108年 9 月),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 178-190(共 12013 字)。(THCI)。

4. 周明泉(2019),<慷慨外推、邁向多元他者的沈清松教授

>(Generous Strangification and Toward Many Others: Professor Vincent Shen),《漢學研究通訊》,第 38 卷第 1期,總 149 期(2019.2),台北:漢學研究中心,頁:35-42。

5. 周明泉(2018),<法律作為文化精神的社會建構物:論勞

思光先生晚期文化哲學的法政思想>,《哲學與文化月刊》

第四十五卷第十期,第 533 期,台北:哲學與文化雜誌社,

頁:145-162。(A&HCI)。 6. 周明泉(2018),<論後世俗的社會正義:天主教社會哲學

的觀點>,《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四十五卷第八期,第 531期,台北:哲學與文化雜誌社,頁:51-68。(A&HCI)

7. 周明泉(2017),<宗教信念、公共理性與共同意志:John Rawls 與 Jürgen Habermas 的宗教理論之對比研究>,《哲學

與文化月刊》第四十四卷第四期,第 515 期,台北:哲學與

文化雜誌社,科技部補助編號:Most-103-2410-H-030-046,頁:61-78。(A&HCI)

8. 周明泉(2016),<論現代性社會的理性病理:早期法蘭克

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觀點>,《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四十

三卷第四期,第 503 期,台北:哲學與文化雜誌社,頁:

33-58。(A&HCI)

Page 25: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5

榮譽獎項

1. 106 學年度輔仁大學文學院教學績優教師 2. 103/104/107 學年度輔仁大學文學院教師及研究人員研究成

果獎勵 3. 105/107/108 學年天主教輔仁大學指標性期刊論文獎勵

Page 26: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6

研習營-哲學學門-意義的追尋—海德格的哲學人類學 講題領域 歐陸哲學

講員 孫雲平

講題 意義的追尋—海德格的哲學人類學

講題簡介

何為人?人類如何有別於其他的物種?哲學人類學嘗試以哲學

的方式來區別及界定人類的特徵。儘管海德格不能同意其哲學被

歸類為「哲學人類學」,他自認其哲學是從「此在」(Dasein)出發

的「基本存有論」;海德格認為其哲學目標是在建立存有論、而

非人類學、心理學、倫理學…;但如果將海德格的思想放在整體

西方哲學脈絡來探討、分析其哲學構想之進路,檢視其方法、並

發掘其哲學思想之企圖,我們會發現海德格仍是關注著人之所以

為人、以及人類當應當如何生活的問題。從對人的處境、感受性、

焦慮、決斷、時間感、死亡、良知的呼聲來看,海德格整體關切

的是人存在的意義問題;這也正是使得人之所以為人但卻在當今

世俗化的趨勢中逐漸喪失的東西。

建議閱讀文獻

〈理論活動與意義建構:海德格的「手前物」與「及手物」〉,於

《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林維杰編,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8.12.,頁 105-154. 《南華哲學學報——揭諦》第十七期〈前期海德格的時間觀〉,

南華大學,嘉義,2009.07.,頁 47-82. 《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一期〈偶然性與事實性—海德格《存有

與時間》的「此在」分析〉,東吳大學,台北,2010.02.,頁 53-80.

Page 27: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7

孫雲平

學歷 柏林洪堡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經歷 台大心理系吳英璋教授研究助理、教育部公費留歐獎助生、中

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南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著作 博士論文《追求意義的個體—海德格的關切所在》、期刊論文

榮譽獎項

2011.03 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9 年度補助大專院校「延攬

及留住大專院校特殊優秀人才實施彈性薪資方案」獎勵 2016 院級教學優良獎 獲 108 學年度第一期教學創新計畫教學創新優良獎

Page 28: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8

研習營-哲學學門-概論時間哲學 講題領域 英美哲學

講員 周先捷

講題 概論時間哲學

講題簡介

在尋常的知覺經驗中,譬如聽一段旋律,似乎有一個特別的

時刻:現在。在現在,最新的音符正在發生,並且,不斷會有新

的音符發生。而之前的音符消逝在越來越遠的過去。我們所能知

覺的事物處於現在;過去的事物似乎已經消逝;而未來的事物則

似乎尚未成為真實。又或者在看秒針運動的時候,我們似乎直接

看到了一個隨時間連續變化的過程。這種對秒針運動的知覺跟對

於時針運動的認知似乎很不一樣。不僅如此,這個隨時間連續變

化的過程似乎體現了時間的流動。現在、過去、未來的事物似乎

在根本上很不一樣,而且,時間似乎在流動。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少哲學家認為我們的時間經驗的確如上所述。更有哲學家認為

世界的真實時間結構就約若經驗所顯示的那樣。這類的看法可概

稱如下。

A 理論(the A-theory):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有根本的

不同(fundamental difference),或者,有真的時間流動(temporal

passage)。

而 A 理論其實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常識時間觀。顯然,A 理

論的擁護者會認為我們的時間經驗提供了A理論最強大的支持。

另外一方面,有哲學家反對我們有上述的時間經驗 – 我們並沒

有真的知覺到現在或時間的流動。更多的哲學家反對上述的時間

經驗能夠反映世界的真實時間結構。這類哲學家持下述看法。

B 理論(the B-theory):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沒有根本

的不同,而且,沒有真的時間流動。

若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沒有根本的不同,那麼它們至少是同

等存在。也就是說,B 理論是以下看法的一種。

永恆論(eternalism):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都同等存在。

根據永恆論,尋常事物除了在三維空間空間中有個位置,在一維

的時間中也有個位置。也就是說,宇宙包含了四方上下古往今來

的所有東西,並因而構成了一個四維的條塊(block)。四維的宇

宙又可稱為條塊宇宙(block universe)。就一般的觀點而言,永

Page 29: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29

恆論跟 A 理論並不互斥。雖然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都同等存

在,但它們可以在性質上有根本的不同。

上述 A 理論可進一步區分為如下三種主流的理論。

現在論(presentism):只有現在的事物存在。

增長論(the growing block theory):只有過去和現在的事物

存在。

亮點論(the moving spotlight theory):過去、現在、未來的

事物都同等存在,但現在的事物在性質上跟過去或未來的事物有

根本的不同。

根據現在論,所謂過去和未來的事物並不真實存在,因此跟

現在的事物有根本的不同。根據增長論,未來的事物並不真實存

在;現在的事物則是條塊宇宙正在增長的邊界,而因此在根本上

是特別的。亮點論其實是永恆論與 A 理論的結合。根據亮點論,

雖然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都同等存在,但就如同我們所經驗

到的那般,現在的事物具有的現在性(presentness)是過去或未

來的事物所沒有的。

在文獻中最被討論的對立是 A 理論和 B 理論的對立,或者

現在論和永恆論的對立。B 理論或永恆論的擁護者固然反對我們

的時間經驗能支持 A 理論或現在論,但他們也不至於主張時間

經驗反而比較支持 B 理論或永恆論 – 因為時間經驗本身無法

告訴我們世界的真實時間結構。那麼,支持 B 理論或永恆論的理

由是什麼呢?在本講座,我逐一介紹下述當代支持 B 理論或永

恆論的理由以及 A 理論或現在論的回應:(1) 跨時間關係與鑄真

者(truthmaker)理論,(2) McTaggart’s paradox,(3) 短暫內在

性質問題以及續存,(4) 狹義相對論的挑戰,(5) 時間旅行。

建議閱讀文獻

Maudlin, Tim (2012). Philosophy of Physics Space and Tim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inton, Barry (2010). Time and Space, 2nd ed. Durham: Acumen.

Page 30: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0

周先捷 學歷 美國佛州邁阿密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所助理教授

著作

“Exclusive Disjunctivism – Presentness without Simultaneity in Special Relativity.” Analysis 77(3): 541-550 (2017). “Daoist Conception of Time: Is Time Merely a Mental Constructio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29(4), forthcoming in 2020.

榮譽獎項 Taiw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s to Study Abroad, 2015 - 2017.

Page 31: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1

研習營-哲學學門-分析美學當前發展 講題領域 英美哲學

講員 林斯諺

講題 分析美學當前發展

講題簡介

分析美學是分析哲學關於美學的研究領域,重要研究議題包括藝

術的定義、藝術本體論、虛構性、意圖與詮釋等等。本次報告將

簡介當代分析美學一些重要的發展趨勢。首先是狹義美學的復

甦。二十世紀以降,分析美學的研究對象聚焦在藝術,因此幾乎

是以藝術哲學為重心,但過去數十年來關於環境美學、生活美學

甚至「美」本身的研究再度興起。第二,分析美學跨領域的性格

愈發明顯,例如當前十分熱門的演化美學橫跨人類學與生物學等

諸多學科,一些關於藝術哲學的研究議題也結合了認知科學與心

理學。第三,分析美學家察覺到諸藝術之間的殊異性,逐漸將諸

藝術進行分化研究,因此產生文學哲學、電影哲學、表演藝術哲

學、攝影哲學等等子領域。第四,過往未曾獲得關注的藝術類型

開始受到關注,例如電玩、街頭藝術、漫畫、概念藝術、電腦藝

術等等。本次報告結束前也會簡介分析美學重要組織與會議、期

刊發表狀況以及學者於學術機構的分布狀況,讓聽眾對於當前分

析美學的體制面有所認識。

建議閱讀文獻

Davies, Stephen. (2020). Analytic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of Art. In Kelly Becker & Iain D. Thomson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1945-2015, 323-33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es, Stephen, & Stecker, Robert. (2009). Twentieth-century Anglo-American Aesthetics. In Stephen Davies, Kathleen Marie Higgins, Robert Hopkins, Robert Stecker, & David E. Cooper (eds.), A Companion to Aesthetics, 61-73. Malden, MA: Blackwell.

Lamarque, Peter. (2013). Analytic Aesthetics. In Michael Neaney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770-794.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arthur, David. (2010). Aesthetics (Analytic). In Graham. Oppy & N. N. Trakakis (eds.), A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7-10.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Press.

Page 32: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2

Mikkonen, Jukka. (2018). Analytic Aesthetics. In B. Stocker & M. Mack (ed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295-314.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age 33: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3

林斯諺 學歷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2018/08-2020/08) 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2019/02-2020/08)

著作

Lin, Szu-Yen. 2020. “The Unavailability of Authorial Intent.” Forthcoming in Theoria. (A&HCI)

Lin, Szu-Yen. 2020. “A Dilemma for Modest Actual Intention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60 (2): 165-181. (A&HCI)

Lin, Szu-Yen. 2019. "Beardsley's Contextualism: Philosophical a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53(1):43-60. (A&HCI)

Lin, Szu-Yen. 2018. “Art and Interpretation.”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in, Szu-Yen. 2018. "Interpretation and the Implied Author: A Descriptive Project."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6(1): 83-100. (A&HCI)

Lin, Szu-Yen. 2018. "Beardsley and the Implied Author." 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 12(1):170-192

Lin, Szu-Yen. 2016. "Beardsley on Literature, Fiction, and Nonfiction." Journal of Aesthetics & Culture 8(1).

榮譽獎項 中國文化大學 107 學年第 2 學期學術研究成果獎勵 中國文化大學 108 學年度第 1 學期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

Page 34: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4

研習營-哲學學門- Priority Monism and Propositions 講題領域 英美哲學

講員 林璿之

講題 Priority Monism and Propositions

講題簡介

It seems to be a plain fact that complex propositions are not

fundamental. They are grounded in the atomic propositions. Yet, are

all atomic propositions fundamental? One may hesitate to give a

direct answer. In this paper, I argue for two things: (1) There is but

one fundamental proposition. (2) Monism about propositions is better

than pluralism about propositions, i.e.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fundamental pro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Bradley's Regress and the problem of analysis.

建議閱讀文獻

1. MacBride, F. (2005). The particular-universal distinction: A dogma of metaphysics? Mind, 114(455):565-614.

2. Maurin, A. (2012). Bradley's regress. Philosophy Compass, 7(11):794-807.

3. Merricks, T. (2015). Proposi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Ramsey, F. P. (1925). Universals. Mind, 34(136):401-417. 5. Schaffer, J. (2010). Monism: The priority of the whol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9(1):31-76.

Page 35: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5

林璿之 學歷 倫敦大學哲學博士 現職 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 東吳大學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2018.08-2020.07 著作 Propositions: An Ontological Inquiry (Ph. D. Thesis)

Page 36: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6

研習營-哲學學門- Linguistic pragmatism and communication 講題領域 英美哲學

講員 顏均萍 講題 Linguistic pragmatism and communication

講題簡介

Linguistic pragmatists hold the Underdetermination Thesis, according to which (in Stephen Neale’s words), what a speaker says with an unambiguous, declarative sentence X on a given occasion is underdetermined by X’s syntax,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n X, and the assignment of references to any referring expression in X. The semantic properties of an expression e, on this account, are the set of constraints on e's contribution to what a linguistically competent speaker can say with e. In other words, they constitute a set of fixed conditions that something must satisfy in order to be the content of e on a given occasion of use. One of the issues that people often have with linguistic pragmatism is how we can expla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given that our knowledge of language alone, in general, fails to identify what a speaker says. In this talk, I will first review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concerning the debate over linguistic pragmatism. I will then introduce the inferenti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developed by Dan Sperber and Deirdre Wilson.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communication is an inferential process where the audience’s interpretation of an utterance is to be thought of as a hypothesis about the speaker’s intended meaning.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materials in the process gives no more than a schematic indication of what the speaker intends to mean. I will propose an account for the linguistic pragmatists to explain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is model.

建議閱讀文獻

Borg, Emma, 2019, “Explanatory roles for minimal content,”

Noûs, 53.3: 513-539.

Cappelen, Herman and Lepore, Ernest, 2008, “Shared content,”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rnest

Lepore and Barry Smith (eds.), Clarendon, pp. 1020-1055.

Page 37: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7

Collins, John, 2017, “On the linguistic status of context

sensitivity,”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Second Edition), Bob Hale, Crispin Wright, and Alexander

Miller (eds), John Wiley & Sons Ltd, pp. 151-173.

Kjøll, Georg, 2010, “Content similarity and communicative

succes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2.1: 21– 45.

Korta, Kepa, & Perry, John, “Pragmatic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2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20/entries/pragmatics/

>, 2020, 8, 12.

Neale, Stephen, 2004, “This, that, and the other,” Descriptions

and Beyond, Marga Reimer and Anne Bezuidenhout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8-182.

Penco, Carlo and Vignolo, Massimiliano, “Meaning and

context-sensitivity,”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URL = <https://iep.utm.edu/mean-c-s/>, 2020, 8, 12.

Sperber, Dan, & Wilson, Deirdre, 1985-6, “Loose talk,”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LXXXVI: 153-171.

Wedgwood, Daniel, 2011, “Dissimilarities in perspective: A

reply to Kjøl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agmatics, 3.2: 292–

303.

Wilson, Deirdre, & Sperber, Dan, 1988, “Representation and

relevanc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The Interface between

Page 38: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8

Language and Reality, Ruth M. Kempson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3-153.

Wilson, Deirdre, & Sperber, Dan, 2000, “Metarepresentation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Metarepresentation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Dan Sperber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22-459.

Page 39: 學術研習營 哲學學門課程總表 - 國立臺灣大學...Hans-Georg Moeller and Paul J. D ’Ambrosio, 《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52 期,2018 年3 月。8 研習營-哲學學門-荀子人性論研究動態概述

39

顏均萍 學歷 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哲學博士 現職 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2018 年 8 月-2020年 6 月)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2018 年 8月-2019 年 2 月)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2018 年 2 月-2018年 7 月)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2017 年 8 月-2018年 7 月)

著作

Hung, Tzu-Wei, & Yen, Chun-Ping, 2020, “On person-based predictive policing of AI,”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0676-020-09539-x (A&HCI/SSCI)

Yen, Chun-Ping, & Hung, Tzu-Wei, 2019, “New data on the linguistic diversity of authorship in philosophy journals,” Erkenntnis, 84.4: 953-974. (A&HCI)

Yen, Chun-Ping, 2017, “Non-holistic meaning anatomism and the no-principled-basis consideration,” CHUL HAK SA SANG -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Ideas: 201-221. (K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