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新知163.21.236.197/~cte/eej60-1(2)_1020604.pdf國教新知 第60卷 第1期 2 專輯序...

124
國教新知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Journal 第 60 卷第 1 期 /2012 年 3 月 發 行 人 :劉春榮 社 長 :何希慧 主 編 :李曼曲 編輯委員:方志華、王保進、古建國、危芷芬、吳宜澄、林文鶯、林佩蓉、秦照芳、 張世彗、張曉生、陳光武、陳建志、陳顯宗、黃煥榮、楊龍立、歐玲如、 賴阿福(依姓名筆畫為序) 出 版 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出 版 者 :國教新知 地 址 :10048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 電 話 :(02)2311-3040 轉 8331 設計印刷:領航協會 地 址 :臺北市西園路二段 261 巷 12 弄 44 號 1 樓 電 話 :(02)2309-3138 全年新臺幣貳佰肆拾元 零售每本新臺幣壹佰元 海外地區另加郵寄費 香港:280 元+ 240 元 ( 訂費 ) = 520 元 美國:560 元+ 240 元 ( 訂費 ) = 800 元 請用支票或匯票,抬頭註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並附上收件人、收件地址及訂 閱起迄日期或卷期,寄至「10048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 1 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國教新知」收。

Transcript of 國教新知163.21.236.197/~cte/eej60-1(2)_1020604.pdf國教新知 第60卷 第1期 2 專輯序...

  • 國 教 新 知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Journal

    第 60 卷第 1 期 /2012 年 3 月

    發 行 人 :劉春榮

    社 長 :何希慧

    主 編 :李曼曲

    編輯委員 :方志華、王保進、古建國、危芷芬、吳宜澄、林文鶯、林佩蓉、秦照芳、

    張世彗、張曉生、陳光武、陳建志、陳顯宗、黃煥榮、楊龍立、歐玲如、

    賴阿福(依姓名筆畫為序)

    出 版 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出 版 者 :國教新知

    地 址 :10048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

    電 話 :(02)2311-3040 轉 8331

    設計印刷:領航協會

    地 址 :臺北市西園路二段 261巷 12弄 44號 1樓

    電 話 :(02)2309-3138

    全年新臺幣貳佰肆拾元

    零售每本新臺幣壹佰元

    海外地區另加郵寄費

    香港:280 元+ 240 元 (訂費 )= 520 元

    美國:560 元+ 240 元 (訂費 )= 800 元

    請用支票或匯票,抬頭註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並附上收件人、收件地址及訂

    閱起迄日期或卷期,寄至「10048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 1 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國教新知」收。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

    專 輯 序

    《國教新知》本期國教新知的主題是─史地研究與社會領域教學。內容中有七篇文章與

    教育理論研究有關,另有一篇來自偏遠地區教師的教學觀念分享。

    王怡辰教授的「全人教育的省思、理想和藍圖」一文主要在討論各大學通識教育的正式

    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等內涵,文中特別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通識課程作為對象,

    進行全面的探討。

    王明志教授的「運用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技術整備社會科數位教材之研究」一文,主旨

    在論述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兩項技術,運用於社會科數位教材整備與其關研究的可行性。經

    研究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兩項技術,可使社會科教材的呈顯不再受限於紙本。

    張政亮教授的「台灣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之探討」一文,從產業文化資產的轉化

    到再生,討論「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理想。

    林佳蓉老師的「北投區文化資產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一文,是在職的社會科老師為

    了彌補現行教科書無法針對不同地區編寫鄉土教材,而進行的教學研究。林老師以自己任教

    的北投區文化資產作為研究對象,規劃出幾條不同的戶外教學路線,讓學生可以從家鄉的文

    化資產認識開始,進而感受到家鄉之美,激發其愛鄉愛土的情感,並進一步培養對文化資深

    愛護之心。

    陳建平老師的「國民小學藍星學校實施海洋教育課程之研究」一文,透過文件分析與半

    結構式訪談,瞭解新北市「藍星學校」實施海洋教育課程的情形。經研究後,作者建議各校

    應發展當地的特色海洋課程,教師應主動提升海洋教育基本知能,同時這些學校應成立校際

    連盟進行課程交流,如此才能提升海洋教育課程的質量。

    沈孝宇同學的「光復後大龍峒文教發展與經驗感受」以孔廟、保安宮及大龍國小三者為

    主要觀察對象,來探討光復後大龍峒地區的文教發展及當地居民的廟學宮經驗感受。

    由李淑珍教授指導余明琪同學完成的專題研究「師道照顏色─從章太炎看傳統與現代師

    生關係之差異」一文,以章太炎為主軸來探討傳統師生關係的特色,並將之與現代校園裡的

    師生關係進行對照。是一篇值得吾人仔細玩味的好文章。

    來自屏東縣建興國小秦意清老師的「閱讀報紙  看見希望」一文,讓我們清楚看到城鄉

    差距之大,也讓我們看見教師的用心對學生的學習是何等的重要。

    最後感謝老師們在百忙之中,撥冗撰寫理論與實務兼具的文章,也請讀者不吝指教。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秦照芬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3

    臺灣的各大學自民國 74 學年度開始,

    全面推行通識教育課程選修制度,以全人教

    育為通識的核心,成為高等教育跨科系的重

    要里程碑。通識教育逐漸替代了傳統的大

    學共同科目(部定必修),在政府、民間、

    學者的呼籲下,民國 83 年成立「中華民國

    通識教育學會」,學術改革各項政策就此展

    開。通識教育的源頭雖來自美國各大學,但

    傳統歷史智慧也成為現代全人教育的追求目

    標,來體現趨向需求邁向多元化的社會,及

    知識經濟的未來生活。臺大的黃俊傑教授

    (2011),給了通識教育或全人教育一個清

    楚的定義:

    通識教育是建立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

    之自我解放,並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環境

    建立互為主體性之關係的教育 1。

    全人教育的省思、理想和藍圖

    王怡辰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專任教授

    【 摘 要 】

    臺灣的各大學自民國74學年度開始,全面推行通識教育課程選修制度,以全人教育為

    核心,成為高等教育跨科系的重要里程碑。通識教育逐漸替代了傳統的大學共同科目(部定

    必修),在政府、民間、學者的呼籲下,民國83年成立「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學術改

    革各項政策就此展開。通識教育的源頭雖來自美國各大學,但傳統歷史智慧也成為現代全人

    教育的追求目標,來體現趨向需求邁向多元化的社會,及知識經濟的未來生活,這就是通識

    教育的本質全人教育或通才教育。本文謹就通識教育的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三個部分,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為對象,突顯特色,進行討論。

    關鍵字:通識、全人教育、知識經濟、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通才教育

    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人本精神成為

    諸家研究主題,至今歷近七百年,人,一直

    是學術的主角。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

    理系的張政亮教授也認為,創造力與人格特

    質和環境互動習習相關(張政亮,2009),

    可以引領創意教學,「以知識的創新、擴散

    與應用為主體的所謂知識經濟時代已儼然成

    形」2。此外,已去世的著名歷史學家嚴耕

    望(2008)也提出一個引發他歷史研究興趣

    的小故事:

    有一位鄉人在樓下與一位同學談起,罵

    我一封信都不會寫,數學再好有什麼用 ? 我

    1 黃俊傑:《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北:中

    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11),頁 277。2 張政亮:《創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2009),頁 7~12。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4

    親自聽到這些話,不免有些感觸。3

    這就是通識教育的本質全人教育或通才

    教育。

    以下謹就通識教育的正式課程、非正式

    課程、潛在課程,三個部分,以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為對象,突顯學校特色,進行討論。

    第一、關於正式課程方面:

    (1)語文教育:語言在於溝通是重要工具,文學是文化的徵候,國際化又是目前

    臺灣的重大政策,語文教育必然有其

    重要的定位和價值。歐美主要語文:

    像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

    文等,都有很多文學和思想作品,影

    響歐美文化甚鉅;且使用人口甚多,

    除了德文之外,都是聯合國的官方語

    文,有很大的影響力。在亞洲語文方

    面,中文(簡、正體字)、日文、韓文、

    阿拉伯文等,也都有悠久的歷史,強

    勢的文明。現在依然有許多人口持續

    使用,其中中文屬聯合國重要的官方

    語文;文學在亞洲也都有悠久的傳承,

    又有許多思想和宗教的孕育,是世界

    文化之濫觴。未來全人教育必然要擺

    脫語言學習的功利迷思,重拾文學和

    思想的意義,可以對各種文化風土習

    慣有更深切的理會和認識,深植語文

    教育的價值。

    (2)多元文化教育:蘇格拉底強調認識「我」,是所有文化中的重要思維。

    譬如 2012~2013 年發生的釣魚台危機,要回到歷史、地理位置和法律中尋求

    答案,就可以在激烈的感情因素之外,

    得到較理性的思考。同樣的,舉凡國

    共的恩仇、文明的開展、族群的分合、

    環境的蛻變等,這些都是「我」、「我

    的家庭」、「我的社區」、「我的家

    鄉」、「我的家族」、「我的族群」、「我

    的國家」、「我的土地」、「我的世

    界」等的延伸,逐漸擴大了「我們」

    的視野和認識了解。因此「我」身邊,

    對於多元文化的彼此尊重、對於多元

    意見的彼此包含、對於多元思維的彼

    此容納、對於多元社會的彼此海涵,

    這些東西都要回到過去的「因」,為

    什麼得到後來的「果」,以及中間的

    「變」,這些認識都是全人教育追求

    的標的。

    (3)體能訓練:自清代晚期洋務運動開始,重視體育活動,提倡尚武軍容,企圖

    擺脫「東亞病夫」的國恥,近現代以

    後更是倡導體能教育,自國小、國中、

    高中到大學,發展不遺餘力,是國家

    現代化成果的重要指標,也因為終身

    體育和醫學進步更使得國民延年益

    壽,平均年齡不斷提升。歐美更視體

    育,為立國之本;日本近來之明治維

    新,也是以體育為著手點,迄今仍方

    興未艾;近鄰中國大陸、南北韓、日

    本在奧運及各項體育競技中的傑出表

    現,東亞已浸然與歐美分庭抗禮,更

    可以發現體育展現國力。終身體育改

    3嚴耕望:《治史答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8),頁 1。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5

    善國民的生活品質,完全符合全人教

    育的基本認識。

    (4)回流教育:本校第一種回流教育是以國小現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為主,架

    構起持續在學術上充電的學習結構,

    加強培養國民教育的師資邁向終身學

    習。第二種回流教育是各行各業的再

    進修,維持終身學習的新理念和新知

    能。第三種是老年人的回流教育,貫

    徹終身學習的主張,讓樂在學習持續

    進行。因此堅持回流教育的終身學習,

    建立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完全合乎

    全人教育中臺大黃俊傑教授提出「以

    完成人之自我解放」的基本定義,因

    此,如何提高人口素質,因應知識經

    濟時代的社會觀,加上現今出生率下

    降,回流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新

    途徑,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5)課程與學校特色結合:學校就外在條件而言,本校位於臺北市中心,有便

    捷的交通;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紀

    念堂林立,資源豐沛;校風保守,培

    育師資;校友多分布於國民小學各個

    階層,且有悠久的歷史,培養眾多人

    才等。在學校內部開設課程而言,課

    程特色切中社會脈動和潮流,人才蔚

    為社會所用,重視傳統,透過附小完

    成社區營造等。但如何把外在條件和

    學校內部開設課程,結合在一起,展

    現學校的發展目標?就是全人教育重

    要的課題-學校要培養出什麼樣的校

    友(人)?因此,通識教育的課程設

    計不是急就章,它和學校未來的定位

    特色習習相關,它,並不能獨立發展

    在學校建校政策之外,成為空中樓閣;

    更不是共同科目的延續。

    (6)課程與傳統文化:空間上,本校為市立的大學,自然跟臺北市的發展和文

    化進展相結合;時間上,本校也是臺

    灣最早的高等學府,校友人才輩出,

    主宰臺灣的歷史文化發展;因此,課

    程怎麼和傑出的校史相結合,就成為

    重要課題。臺灣的傳統文化包羅萬象,

    小則祭祀儀式,大則節日誕生,都必

    須熱愛且尊重,不管閩南、客家、外

    省、原住民、甚至新移民都是臺灣史

    上發展的瑰寶,文化傳承的多元化更

    是臺灣史最璀璨的一頁,本校對於全

    人教育的推廣不遺於力,人要了解他

    從何而來、未來的發展方向,要有「自

    覺」和「認同」,才能進一步「超脫」

    和「解放」,成就自我的價值。

    (7)課程與資源利用:前文筆者曾提及「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紀念堂林立,資

    源豐沛」4,此外,其他大學、古蹟、

    餐廳、夜市、政府官署、咖啡館、故

    居、大型醫院、社區、書店、商業活

    動亦所在多有,形成現今臺北東西文

    化的焦點,人文彙粹。本校參與全人

    教育的學生和開設通識課程,應著眼

    於學校的圍牆之外,結合現有資源,

    讓校園擴大化。除了消極擔任導覽工

    4王怡辰,〈全人教育的省思、理想和藍圖〉《國教新知》,

    (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3),頁 3。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6

    作之外,應該更積極的參與各項文化

    工程,讓文化深植每一位學生的日常

    生活中,達到全人教育的理想和目標。

    (8)課程與社會脈動:國際的形式丕變、臺灣所發生的種種問題,都有「因果」

    關係。除了事件發生的原委,更要了

    解事情出現的「因」,否則思考很難

    一窺全貌。天涯若比鄰,世界的脈動

    往往互相關連,譬如遙遠的歐債問題,

    竟然造成臺灣的經濟不景氣;再舉例

    來說,清代乾隆年間,唐山的綠茶

    (未發酵茶),賣得很好,造成英屬

    東印度公司生產的紅茶(已發酵茶)

    滯銷,英國國王和貴族們又有該公司

    的股份,於是下令英國的殖民地分攤

    該公司的虧損,因此出現了波士頓茶

    葉黨傾倒該公司輸往北美的茶葉,興

    起了美國獨立戰爭,建立了美國;這

    些光怪陸離的事件,只是告訴我們,

    歷史發展的「因」常常不是只有區域

    性的影響,會產生不可知的結「果」,

    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人類的理性,

    只要能抓到中間看不見的一隻手(脈

    動),才能對事情理解和面對,這也

    是全人教育對知識份子的期許。

    (9)課程與公民教育:現代化的國家,要有現代化的公民,而現代化公民的第

    一步,就是擁有高密度的知識份子,

    或稱為提高公民素質,而民主或選舉

    就是公民素質的展現。可以分三個曾

    層面來做說明:(一)民主教育,要

    有理性的思考,「為什麼要投他?」

    要經過理性的思維,不應該只是情感

    的投射,因為人的存在才有價值,而

    不是人云亦云,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

    然,要追求事務的根由,正本清源。

    (二)法律教育,認識和理解,也是

    現代化公民關注的焦點,是現代化公

    民必備的知識,在社會生活的保障。

    (三)法治教育,法治更是民主社會

    成敗的重要關鍵,也是現代臺灣追求

    的目標。全人教育要建立獨立思考的

    能力,建立「我思故我在」的價值觀。

    (10)以社會學科為例:不管歷史、地理、法律、哲學、政治、經濟、社會學等,

    都是用來訓練「人」的獨立思考,不

    同於語文教育、體育教育的重心,並

    不是這些教育內容不需要思考,而是

    社會學科特別強調思考的過程和價

    值,正如同前引文提到笛卡兒所提及

    「我思故我在」的主張,不能流於形

    式上的背頌和默記,並重視「人」與

    成長背景的關係,「人」與地域環境

    的關係,「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

    它與全人教育緊密結合,它們研究的

    主題都是「人」,這也就是主持中華

    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的黃俊傑教授,他

    的歷史學背景有關聯,因此他把通識

    教育的定義制定成「通識教育是建立

    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

    並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環境建立互

    為主體性之關係的教育」。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7

    第二、關於非正式課程方面:(1)每天升降旗:國旗代表國家,每天升

    降旗,這在一般的大學已經相當罕見

    了,透過潛移默化,將尊重國家的教

    育交授給新一代的臺灣人,也可以看

    出師範校院特殊的校園文化,和培養

    未來師資的用心,強調認同國家,而

    非認同政黨,更非認同個人,政黨可

    以輪流執政,個人可以死亡或消失,

    但屬於國家文官的教師,必須要服膺、

    教育國家的各項政策。

    (2)重倫理的校風:倫理包含兩個範疇,第一類層面是一種父子關係的呈現,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雖然

    現在達不到這個目標,但可以顯見師

    生關係傳統上列於「天地君親師」之

    內,是一種倫理的關係展現,校園內

    打招呼的聲音,親切而自然,本校畢

    業的學生不只知書而且達禮,未來要

    為人師表,絕對要身教重於言教,就

    算到別的行業,也深受企業主或主管

    們的讚賞。第二類層面是同仁間的相

    互關係,資深與資淺間的相處模式,

    資深的同仁多豐富的經驗,資淺的同

    仁多銳意和熱情,彼此間相輔相成,

    可以互相觀摩和學習,達成和諧校園、

    繁盛系所的目標。師生間,蔚為重倫

    理、人情味十足的校風。

    (3)小而美的校園:本校有悠久的校史,是全臺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位於中

    正區愛國西路上,重慶南路和公園路

    之間,臺北舊城偏南,博愛特區內,

    因為地域的限制,寸土寸金,校地自

    然不可能遼闊而廣大,以致成為公立

    學校中,小而美校園的代表之一。但

    學校提供學生的服務,卻因此而有效

    率;人與人之間,卻因此更親近而自

    然。

    (4)周邊豐富的資源:前文曾提及「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紀念堂林立,資源

    豐沛,此外,其他大學、古蹟、餐廳、

    夜市、政府官署、咖啡館、故居、大

    型醫院、社區、書店、商業活動亦所

    在多有,形成現今臺北市東西文化的

    焦點,人文彙粹」5。這些都成為學校

    相互連結的對象,成為全臺灣高等校

    院中唯一的特例,資源極為豐富。

    (5)便利的交通:本校師生對外的網絡裡,除上網、郵政各校皆重視外,交通是

    一個重要的特色。由於靠近臺北車站

    和中正紀念堂,捷運、公車、火車、

    長途客運、高鐵可到達全臺,因此不

    管是住宿生、通學生或教職員工都十

    分便利,這也是臺灣高等教育中僅見

    的例子,人流的輻湊。

    (6)昂貴的地價:學校的地價,昂貴的令人印象深刻,這也就是學校難以擴大

    的原因。行政部門、每個系所和教師

    研究室能分配的空間極為有限,和一

    般的公私立大學相比,自然相當狹小,

    但造就了人情味的濃厚-人與人的距 5

    王怡辰,〈全人教育的省思、理想和藍圖〉《國教新知》,

    (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3),頁 4。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8

    離卻反而相對縮減,形成師生間和諧

    的人際關係。

    (7)市產:本校和臺北體育大學,是臺灣特有的兩所市立大學,合併的呼聲很

    高。一個城市的發展,因擁有大學的

    設置而偉大,紐約如此、巴黎如此、

    倫敦如此,臺北市亦復如此,也是市

    民主義的實踐。城市市民因而有了自

    覺意識,突顯市產的價值。

    (8)分校區的設置:未來本校在長期發展的計畫裡,有分校區的設置打算,與臺北市政

    府合作,展現魚幫水、水幫魚的思維,融

    入臺北市民的生活,使得城市大學的觀念

    能真正落實。在空間上,也是學校擴大

    化的一個機會,可以一併解決空間不

    足的問題,讓大學的價值真正展現。

    (9)護照的施行:周邊豐富的資源有「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紀念堂林立,資

    源豐沛,此外,其他大學、古蹟、餐廳、

    夜市、政府官署、咖啡館、故居、大

    型醫院、社區、書店、商業活動亦所

    在多有,形成現今臺北市東西文化的

    焦點」6,都成為學校相互連結的對象,

    因此對於相關資源的應用,通識教育

    有捨我其誰的胸襟,不只只有學術單

    位,與「人」生活有關的機構,都可

    印製通識教育護照或手冊,以通過即

    可蓋章的方式,讓修習同學積極參與

    本校周邊豐富的資源,并藉以擴大同

    學的視野。

    (10)教學研討會的舉辦:每學年可固定舉辦大型教學研考會,安排往往是在開

    學前一週的週五、週六、週日,以半

    強迫的方式舉行,做為通識師資的培

    養,並抓緊社會的脈動,討論因應的

    教學方向,不可流入形式主義的學術

    大拜拜,讓學術不致成為空中樓閣只

    可遠觀,社會脈動應走入「人」(修

    習學生)的生活中,不致落入於有人

    曾經提出「民意如流水」的主張。

    第三、關於潛在課程方面:(1)環境教育:環境的永續經營是重要的

    課題,「人」生活於環境中,或管理

    環境,或適應環境,都是通識教育之

    全人教育裡重要的命題,「人定勝天」

    的概念已不符當代的思維。譬如學校

    前些年的「大樹」生病事件;學校的

    課桌椅採用國民教育的形式;專業教

    室的使用;系所圖書館的設置等,透

    過潛移默化,讓學生在國民教育的環

    境中持續適應和學習。

    (2)文化的培育:校園文化需要代代培養的校風,不是一蹴可幾短時間可以完

    成,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的說法。「人」活在人文的文化裡,

    外在環境受文化、傳統、習慣、風俗、

    禁忌、恐懼、情感、語言、族群等所

    影響或束縛,形成所謂的意識型態,

    只有透過校園文化逐漸的陶鑄,才能

    定型並受到社會的接納和樂用。

    (3)悠久的校史:在校園文化中,乘以歷

    6王怡辰,〈全人教育的省思、理想和藍圖〉《國教新知》,

    (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3),頁 4。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9

    史的時間變數,就形成所謂校風。本

    校成立於十九世紀末的乙未年,迄今

    已歷 108 年,是全臺最古老的高等學府,傳承了長久以來的優美校風。校

    風是無數的「人」共同努力塑造的結

    果,因此在現今的校園文化裡,仍舊

    可以看到百餘年來「人」所打造的校

    風,感染了現今在學校讀書的孩子,

    將來許多學生都能為人師表,他們會

    把這個屬於百餘年的校園文化,傳遞

    到未來臺灣的每個角落。

    (4)龐大並傑出的校友:縱的來看,透過悠久的校史,自然會有大批的傑出校

    友,成為臺灣發展歷史的主角。

    橫的來看,本校校友分佈於全臺的大

    小國民學校中,上至校長下至教師,

    數量極為龐大,這些「人」的組合,

    是學校的傳統更是無盡的資產。

    (5)學校的定位:邁入 21 世紀,應該有新的思維潮流衝擊著古老的校園。偉大

    都市的大學、重視環境保護的大學、

    自由思維的大學、歷史悠久的大學、

    小而美的大學、國民教育師資培養的

    大學、校風優美的大學、校友龐大傑

    出的大學,這些新的期許概念接踵而

    來,學校的定位益形清晰明確,是師

    生共同的目標,我們共同經營一所逐

    夢的大學。

    (6)為人師表的培養:本校旨在培養師資或教育人才,讓臺灣地區的基層教育

    「人」力,不致出現斷層。校園在潛

    在課程裡面,無疑環境的教育,佔有

    相當潛移默化的比例,培育彬彬有禮、

    獨立思考、重視文化工作、尊重生命、

    技能專業、多項證照、熱情活潑、凡

    事全力以赴的未來師資,是學校各系

    所共同努力的期待和責任。

    (7)專業教室和戶外教學:比方說電腦教室、法庭教室、系(所)圖書館、製

    圖教室、各系所的特殊教室、實驗教

    室等專業教室,或以較輕鬆的心情進

    行戶外教學,行萬里路,目的是在培

    養學習的趣味與專業,並可以透過環

    境的真實,營造身歷其境的感受,配

    合多媒體教學,增進學習專業知能的

    效果,教育「人」的專業知識。

    (8)無障礙校園:校園的無障礙空間,是學校尊重殘障同胞展現的胸懷,也讓

    學生學習尊重生命,學習用愛心幫助

    弱勢的群體。未來進入國民學校或社

    會各行,要有熱情面對國小學生和學

    生家長,愛屋及烏,用尊重弱勢的生

    活態度,努力扮演好教師的角色。

    (9)尊重個人的生命發展:多元化社會,有各種意見,像各家爭鳴,每個人都

    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經驗,所帶來的

    意見要彼此尊重。尊重不代表同意或

    認同,是一種生活態度,像學校教職

    員生之間,彼此尊重「人」的態度,

    正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和體

    現。

    (10)社區意識的營造和融合:本校及本校的附小或校友服務的國民小學,有屬

    於各種階層的家長,代表了社區的教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0

    育中心,成為營造社區文化和意識的

    重要場合。譬如:「我」是哪裡人?

    「人」的成長、生活在社區中,組織

    社區文化往往呈現社區的獨特性格,

    這些社區獨特性格又營造了「人」在

    社區中相融合的社區意識。「環顧國

    內外各大學發展的現況,雖然各校作

    法容或不一,但肯定通識教育施行之

    必要性,已是無庸置疑的共識」7。前

    文分別舉出全人教育中的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各十個例子,

    突顯本校校園文化的獨特性,可在臺

    灣其他各校校園文化裡,取得實現全

    人教育設計的普遍概念,並發展出屬

    於本校個別差異的特色,「我們認為

    教育的對象是人,而通識教育的實施,

    則主要在啟導受教人主體之自覺,開發

    人性豐富之潛能,並促成其知、情、意

    均衡的發展,進而確立其價值方向,已

    達致永續自我發展及自我實現之目標」8。讓以全人教育精神為依據的通識教

    育,在本校更有實踐的規劃和落實。

    引用書目王怡辰(2003),〈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的

    理念和實踐〉,《通識研究集刊》第3

    期,桃園,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

    心。

    張政亮(2009),《創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臺北,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黃俊傑(2011),《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

    實踐》,臺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嚴耕望(2008),《治史答問》,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

    7 王怡辰,〈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和實踐〉,《通識研究集刊》第 3 期,(桃園,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2003),頁 1。8 王怡辰,〈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和實踐〉,《通識研究集刊》第 3 期,(桃園,開南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2003),頁 1。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1

    台灣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之探討

    張政亮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副教授

    壹、導言「我們全都清楚社會結構改變所引發

    的問題,與及舊價值、舊地標瓦解後所帶來

    的困擾。文物所代表的是一種安全感、一個

    參考標準、或許也是一個避難所 --- 就是穩

    固、不變而可視之物。我們周遭的史蹟文物

    其實是維護社會穩定與團結重要元素…」

    ~ Hewison (1987) 1

    所謂文化(culture)是人類心智集體創

    作的產物,故 Williams(1983) 認為文化常被詮

    釋為是整個社會裡「智識」發展的普遍狀態,

    它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套襲承的習

    慣與價值體系;如同 Firth(1971) 所言:文化

    是一種長年累積的「資源」,包含物質和非

    物質的構成要素,並由某群人所繼承、使用、

    轉化、添補與傳遞,它必須透過社會學習的

    方式而獲致上述行為。因此文化可以視為一

    地住民的文明結晶,是一種襲承的「資產」

    (property),包含內在精神和心靈所形塑出的

    信仰、習俗和藝能等無形資產和呈現於外的

    各種器物、景點和建物等有形實體,而且

    隨著文明的演替 (succession) 不斷流變 (becom-

    ing)、轉化、再生與延續 2。

    文化資產既然是人類為延續生存而在

    生活空間上所遺留的活動與物跡,不僅具團

    體的認同及歸屬感,亦具傳承延續與再造創

    新之價值,故其普世性值得重視與保存。而

    將文化視為一種遺產或世襲財產 (Heritage) 的

    觀念是逐漸形成的,且原先所著重的乃在於

    「薪火相傳」的存續意義而非這些資產的商

    品價值,所謂的文化資源 (cultural resource) 和

    文化產業 (cultural industry) 則是晚近從文化資

    產中漸次延伸出的概念 3,由此可知文化資

    產的形式從過去形成到現在一直不斷地演

    變,不同時期對文化資產的詮釋與作法亦有

    所差異 4。

    文化產業 (Culture Industry) 概念的蓬勃

    於 1980 年代中期,一方面是由於壟斷式資

    1轉引自《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 (John Urry 原著 ),

    2007,台北:書林,頁 174-175。2文化的定義上十分多元性,在此無意聚焦於字詞之爭辯,

    僅引用相關學說延伸對文本之闡釋。3Cultural Heritage 一般譯為文化遺產、文化襲產或文化

    資產,然而 Heritage 原文則含有傳承、血脈的意義,這

    與資產(property)略為有別,故傅朝卿教授認為文化

    遺產 (Cultural Heritage) 的概念大於文化資產 (Cultural

    Property) 的;大陸學者喻學才和王健民 (2008) 則對文化

    遺產做了新的界定,認為文化遺產是由文化資源和文化產

    業兩大部分所組成,顯見文化遺產的概念已有轉換。本文

    則認為文化產業的涵蓋廣泛,而經過再造或創新並與商品

    化結合的文化資產是文化產業的一種類型,相關議題於後

    文繼續討論。4

    例如法國於十八世紀末的大革命後時開始對王室與貴族

    的特定建築物進行保存與修護,1930 年對自然的場所地

    景的保存,1943 年才進行了考古遺址的保護,二次大戰

    之後的 1960 年代則將保存的對象擴大到城市裡的舊城區

    建物,文化資產的認定從過去的針對王室與權貴的存在與

    其所締造的歷史記憶,轉而變成針對常民的生活記憶。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2

    本主義和全球化的齊一化、標準化對地方文

    化消抹的壓力,促成地方主義者對地方文化

    保護的重視,重新追求地方的認同,重視地

    方的獨特性 (Adorno and Horkhemier, 1979);一

    方面是世界各國在政府組織再造下,利用企

    業化經營的理念使文化藝術政策的精神從

    原本的「補助」轉變為「投資」,並促進

    經濟復甦與都市的再生 (McGuigan,2001;劉

    新圓,2004)。尤其近年來,因在地全球化

    (Logloblization) 與文化觀光人口迅速成長,具

    地方傳統性、節慶性與及生產活動有關的文

    化資產或文化產業漸受青睞;這種強調區域

    性的生活與價值精神內涵的活動,不僅眷護

    了地方襲產,也彰顯出文化產值的魅力,吸

    引遊客「慕名而來」。Harvey(1990) 便明白指

    出歷史文物之襲承與街區古蹟建物的再利用

    是一種經濟力量,亦即是一種當今成長最迅

    速的產業及財富資源;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

    不只是文化產品的再生產,而乃為地方創造

    財富的新策略,也直接或間接影響該地區的

    發展。

    台灣開發已逾四百多年,在先人篳路

    藍縷的辛勤開發下,百業俱張、產業欣榮,

    無論糖業、鹽業、礦業、林業、水利設施及

    鐵路交通等,都衍生出非常多元與豐富的產

    業資產,許多產業亦形成特殊的在地文化而

    有其文化資產上的價值,但在面臨產業的蛻

    變與轉型下,有些產業及設施漸趨沒落而被

    閒棄或邊緣化;然而在今日全球化與知識經

    濟的時代,各國政府多積極策劃如何運用文

    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和空間的生產

    (Production of Space)等概念,累積創意與

    區域特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殊性文

    化,行銷包含產業、文物、史蹟、藝術及民

    俗等地方文化資產,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

    的提昇與文化產業的永續經營;誠如 Fried-

    man(1990) 和 Wynne(1992) 等人所言:文化產

    業是地方經濟再生與居民榮耀感提昇的主要

    資產;而文化產業的型態已跨越國界、疆域

    及時空,正以全球性的規模彼此競爭、對照

    與衝突中。

    貳、從文化資產到文化產業的轉化

    一、文化資產的塑形與空間意涵

    依據 1982 年國家所公布的《文化資產

    保存法》第三條內容,所謂文化資產是指具

    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的古物、

    古蹟、民族藝術、民俗文物及自然文化景觀,

    包含物質與非物質…。由於文化資產是延

    續人類文明與環境永續的重要內涵,所以文

    化資產之豐碩與否往往成為一個國家文化水

    準與生活品質之指標;然而分析二十年來台

    灣卻不斷發生文化資產拆除、搶救事件的背

    後因素,歸結有:由上而下的文化資產詮釋

    指定登錄未與常民生活產生連結、文化資產

    保存法令規範不足、公共政策之間的互相衝

    突、土地開發所獲得的立即性利益誘因等,

    導致國人普遍認為保有「文化資產」就是一

    種經濟上的負債所形成之價值觀 5;此乃顯

    見文化認知不僅背離社會價值,也隱喻著階

    級結構的斷裂,使上層機構的意識型態和質

    5 引自台東縣政府文化資產守護網(http://www.ccl.ttct.edu.tw/ch/aioshow.aspx?path=142&guid=27deabba-

    da36-47bd-9ffb-c11fa3e452b2&lang=zh-tw)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3

    建立了「空間是社會產物」的核心命題與

    理論,並提出空間實踐(spatial practice)、

    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 of space)與再現空間

    (representational space)的三個分析架構;葛

    瑞哥里 (Gregory) 則進一步對於空間生產的三

    元組加以討論闡述,他將空間再現和再現空

    間的關係,架構於抽象空間對具體空間的支

    配 ( 透過空間科學、奇觀和監控 ),呈現為

    經濟領域的商品化和國家領域的官僚化,以

    及具體空間 ( 日常生活 ) 透過後設哲學、節

    慶與革命而發動的反抗上。因此,在葛瑞哥

    里的界定下,空間再現便指涉了空間的概念

    化,或權力、知識和空間性的配置,而主

    流社會秩序物質性地銘刻其間,並據以獲

    得正當性;再現空間則指涉「對抗空間」

    (counter space),而這類空間性的再現 (spatial

    representations),乃源於社會生活的私密底面,

    以及以想像力來質疑主流空間實踐和空間性

    的批判性藝術。從圖 1 觀之,空間實踐分別

    支持了抽象空間和具體空間的運作,是系統

    和生活世界各自的時空慣例和結構。不過,

    如果主導性的秩序是系統和抽象空間,因而

    是屬於空間再現的力量,如此空間實踐往往

    偏向於系統的邏輯,且滲透於日常生活;至

    於醞釀了抵抗性的再現空間場合,則經常是

    特徵的展現,無法對應下層的生產關係、經

    濟活動與生活方式;尤其是統治階級在運作

    其權力關係時,會運用「意識型態的國家機

    器」,賦予某種社會意識或意義,並且巧妙

    地把這些意義合法化,甚而會把權力關係增

    添象徵性的力量,其結果則是造成每個時代

    的主導文化總是圍繞在統治階級的文化型態

    上,而這些主導性質的文化會經由箝制的

    篩選,進而加以複製與沿襲,保障其「文

    化再製」機制的順利運行 6,形成一種 Hof-

    stede(1983) 所稱的高度權力距離 (High Power

    Distance) 文化,使統治者的地位更趨於穩固。

    因此台灣在政府遷台的早期,即是在統

    治意識與文化灌輸的主導下,透過學校和社

    會的「教育機器」,藉由復興中華文化的形

    象塑造,來遂行光復大陸的政治意識,而且

    唯恐「本土意識」和地方主義的蓬勃發展,

    會凌駕在國家意識之上,進而造成國家分

    離、人民造反和社會動盪的疑慮,故對「台

    灣化」、「本土化」等字眼十分敏感,對台

    灣的鄉土教育和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延續自然

    加以抑制,所以在「長城外面是故鄉」的大

    中國意識型態主控下,統治階級由上而下灌

    輸對中原大陸的思慕與濡化,透過此文化不

    斷地複製與再生產,形成牢固的社會型態與

    生活實踐,致使台灣的本土文化被明顯地削

    除、改正與邊緣化 7。

    此外,文化的活動需有一個場域來體

    驗與展現,所以場域是以各種位置間的客觀

    關係而組成之「空間」,創造或佔有這些位

    置的乃是各種不同權力的展現與角力,列斐

    伏爾 (Lefebvre)在《空間的生產》的一書中

    6 此論述主要引用布爾迪厄(P. Bourdieu)的文化再製(cultural reproduction)觀點,相關中文參考著作頗多,

    入門導讀書如: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台北:桂冠。

    7 此例甚多,如台北清朝的城門古蹟(小南門、東門),在民國 55 年當局者為了「發展觀光」和「改正市容」等

    理由,就輕率決定把「老舊醜陋」的城門重建為北方宮殿

    式的樓閣城門,甚至掛上國民黨黨徽,一夕間這些古城門

    的雉堞甍瓦化為烏有,珍貴的文化資產從此銷聲匿跡。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4

    「城市新亮點」。

    二、文化資產的蛻變與轉化

    隨著國內鄉土和環境教育的推展與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世界遺產

    登錄計畫之進行,守護文化資產、再生文化

    資產及賦予文化資產的新生命的活動已成為

    國際的潮流與趨勢;為了落實所謂的本土意

    識和文化保護政策,政府當局自 90 年代中

    期以來打著「保存地方文化特色」的旗號,

    投資數十億元新臺幣在島內各地整修古蹟、

    歷史建築並興建了總數近 300 家的博物館及

    具博物館性質的地方文物館。然而這些花大

    錢打造的「本土文化據點」卻大多門庭冷落,

    人跡罕至,有的甚至早已關門多年,成為蚊

    蟲孳生的「蚊子館」10,這些問題的癥結即

    在於統治當局的思維仍透過「意識型態的國

    家機器」由上而下來灌輸其意識與推動,將

    古蹟整修、建博物館等文化建設視為政治工

    具與績效;然此生產之「再製文化」,居民

    未積極參與,亦無法與當地的藝文活動或鄉

    土資源進行整合,融入日常生活,故這種移

    植的文化資源屬淺碟形,難以生根形成牢固

    的社會型態與生活實踐。

    2002 年文建會為了與國際文化資產保

    存與維護組織接軌,特別引進世界遺產的

    「非例行化」的節慶式逾越,而存在於格

    網結構的縫隙中,伺機偏離主流秩序之反動8。故歸結而言,空間可被視為一般的商品,

    展現核心與邊陲的貧富配置,用過去習慣以

    為隸屬時間之文化(社會產物)的歷史或社

    會的歷史性來壯大自己,所以空間既是主觀

    又是客觀、既實際又是隱喻,是社會生活的

    媒介又是其產物,是活躍當下的環境又是創

    造性的先決條件,所以列斐伏爾才認為空間

    化是對付理論僵化及簡化思想的有效方法,

    空間知識是徹底開放與創造力的泉源與動力

    (Soja, 2005)。

    列斐伏爾「空間的生產」概念對空間情

    境、都市文化、性別、種族、文化產業及產

    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等研究議題均產生一定程

    度之影響(Soja, 2005;林崇熙,2006;趙珮伶、

    王志弘,2008 )。例如再現空間意謂擺脫父

    權與上位者建構的空間,它是「一般居民」

    和「使用者」的空間,也是藝術家和那些只

    想從事描述的少數作家和哲學家的空間,往

    往常隸屬於被支配及邊緣化的異質空間。許

    多在時間洪流中褪色的文化資產便成為是現

    代都市空間中的「反烏托邦」空間或所謂的

    異質空間,然而這種都市空間下的美學並不

    具絕對性而是具相對性,使用與存在的藝術

    與文化價值無須被邊緣化而貶損,這些發生

    在剩餘、未被規劃的「時間邊緣」空間,卻

    常成為藝術家進駐或是他類文創生活聚集的

    地點;如今被以「資產再利用」的許多舊產

    業工廠,或是散落凋零在各地的眷村、廢棄

    軍營,都可成為是這異質空間的代表地標 9,

    有些已逐漸轉化而成為後現代主義風潮下的

    8 有關列斐伏爾提出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和再現空間的三個分析架構及延伸解釋,主要參考和刪修自:王志弘

    (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

    繹與引申,台大地理學報,55, 1-24。

    9 此例援引自褚瑞基的部落格:城市空間及文化資產,http://tw.myblog.yahoo.com/rayscchu-mystory/article?mi

    d=542&next=534&l=a&fid=7

    10 相關報導與消息頗多,例如參見:中國時報 98 年 9 月14 日報導「地方文化館缺人手,多成蚊子館」一文。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5

    概念來推動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運動。其中

    最值得大家重視的是世界遺產所堅持「真實

    性」、「完整性」及「再利用」的理念;而

    目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

    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中,已列名的歷史建築物

    群類別,為了能適應快速變化的現代城市中

    公民生活機能的空間,也依法在空間再利用

    上可以做有條件的改變(何傳坤,2011)。

    換言之,為落實文化資產的保護、利用和推

    廣,文化資產漸轉為一種可以操作的經濟

    經營模式,形成所謂「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而文化產業根據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的定義為:「結合創作、生產與商

    業的內容,同時這內容的本質,具有文化資

    產與文化概念的特性,並獲得智慧財產權的

    保護,以產品或服務的型式呈現。」由此觀

    之,文化產業包含廣泛,舉凡文學、音樂、

    建築、戲劇及影視媒體均屬之,然因具結合

    民族文化及文化資產的特殊性,故不僅可視

    為是一種創意產業 (Creative Industries)11,也是

    一種具傳統性、特殊性的地方資源。文化產

    業倡導於 1980 年代的英國,在當時「新公共

    管理」的風潮下,政府在支出減少的壓力下,

    將文化藝術政策的「補助」精神轉變為「投

    資」經營,鼓勵公共的文化投資,來促進經

    濟復甦與都市的重生(劉新圓,2004);日

    本與德國亦以社區產業活化的經營概念,保

    存地方文化資產並創造就業機會,成為振興

    社區的重要手段。

    申言之,文化資產是在社會變遷中所

    保留下來的事物,不但確定了文化的真實概

    念,也扮演了自我認同的重要媒介;同時,

    文化資產亦是一種極具價值的公共資產,是

    最重要的觀光資源之一。故各級政府積極推

    動「文化資產保存」之政策,可讓許多具高

    度附加價值之地方文化產業順勢地蓬勃發

    展,文化產業躍升為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

    會潛力並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昇的行業,亦

    成為提升地方觀光知名度和產業競爭力的行

    銷手法。故如何讓地方文化產業有效落實獲

    致地方民以增進地方印象與重遊意願已成為

    地方政府在經營策略上所關注的焦點。

    參、產業文化資產的再造與推展

    一、產業文化資產的發展歷程

    政府在 2003 年之後陸續開始進行文化

    資產調查與再利用的工作,使在各地文化資

    產有機會從歷史「陳舊的負擔」轉化為新興

    文化經濟的「文化商品」,易言之,舉凡文

    物、史蹟、產業、藝術及民俗活動等文化資

    產,經過再造或創新並與商品化結合,能保

    存且活化其文化資產的功能與價值,便會成

    為一種文化產業。文化在人地關係中最鮮明

    的呈現便是聚落空間,聚落的拓墾與周遭資

    源的利用關係密切,故其發展的經濟產業深

    具區域的特殊性,如同 Soja(2005)所言:

    文化或某種氛圍的提供,本身就成為一種產

    品的空間;故文化深涉於各種經濟關係的延

    續之中,而一地的產業活動正是該地區的空

    間品牌。

    11 文建會於 2003 年將文化創意產業(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的定義為:「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

    慧財產的形成與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並

    促進整體生活環境提升的行業。」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6

    所謂「產業文化資產」(Industrial Heri-

    tage)即是包括結合生活、生產及技術相關

    構造物、技術、工具、機械設備等相關人事

    物,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轉型,形成特殊的在

    地文化而有其文化資產上的價值。因此地方

    依其所處地理環境與資源條件,發展與該地

    密切結合的產業活動,往往形塑一種與眾不

    同的文化空間,俗諺云:「北投燃土炭,鶯

    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便

    是這種文化映象的寫照。隨著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對人類文化資產珍惜的呼籲,國際社會

    興起保存產業文化資產活動,透過產業文化

    資產保存過程中,能使民眾更加認識自己周

    遭的產業及地方認知並發展成觀光活動。故

    對產業文化資產的維護與再利用,對地方政

    府而言,一方面是成為用來凝聚社區意識和

    重建地方知名度的重要行銷利器,一方面使

    地方產業文化扮演「特色產品」的功能,提

    供遊客獨特的遊憩體驗、帶動地方觀光和旅

    遊產業的整合。

    以英國為例,在其去工業化的過程中,

    地方當局努力為該地經濟發展尋找解套時,

    文化觀光很快就被認為是直接創造就業機會

    和打響地方知名度的策略,因此對文物與史

    蹟的保存特別關注,在官方的推動上,是利

    用「觀光發展行動計畫」(TDAPs)的策略,

    從地理、歷史、文化的「觀光反思」中,尋

    找並定位該地所實際擁有的物質及非物質之

    文資特性,利用此與眾不同的潛力作為評估

    及開發的依據;而民眾自發性的擁護也是支

    持之重要推手,民眾從歷史懷舊的追思中,

    衍生出血脈相連、文化承傳的使命感,積

    極參與鐵道保護、挖掘工業時代文物、保存

    蒸汽牽引機等文化資產的保護運動,志在捍

    衛傳統的價值,這種庶民色彩的文化民族主

    義,在全球觀光景點的競爭中往往脫穎而

    出。例如南威爾斯的大坑、隆達谷遺產公園

    (Rhondda Heritage Park),許多礦坑得以保存而

    成為著名的的產業文化景點;另外,約克郡

    的赫布敦橋(Hebden bridge)從原來成衣工廠

    林立的小鎮,沒落凋零後改以環保和文化為

    導向的行銷策略,成功吸引藝術家、設計師

    和音樂家的進駐,蛻變為觀光客聚集與凝視

    的熱點 12。

    二、國內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利用

    台灣開發已逾四百多年,各項產業多

    元且豐沛,對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亦具重要

    性,隨著時代變遷與產業結構的改變,造成

    許多產業的沒落與其場域的閒置,在這些閒

    置的產業遺址中,因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

    藝術及教育等價值,值得保存或轉化再利

    用,文建會文資處(今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從 2006 年開始推動「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

    事業計畫」,主要目的在於推動產業單位進

    行重文化資產保存與轉化,期能在有效保存

    及彰顯文化資產的價值下,適當地再使用或

    改變原有使用方式,配合有效的經營管理,

    有助於延長文化資產的壽命及提高歷史文化

    與觀光經濟等價值,這便是文化資產再利用

    的意義。

    目前國內對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利用

    12 資料擷取自葉浩譯 (John Urry 原著 ) 的《觀光客的凝視》,第六章的以歷史做觀光章節。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7

    方法,大致上的類型有:將其閒置空間再利

    用,作為文化創意或相關產業的場所來經營;

    或是設置為博物館,提供產業文物展示及動

    態體驗,達到教育與休閒之功用;有些則縮

    減經營規模,開放局部場地供訪客參觀與見

    習。以北台灣為例,如著名華山 1914 文創

    園區的前身台北酒廠是台灣最大的製酒工廠

    之一,主要生產的清酒和水果酒工廠,其製

    酒產業的縮影不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更

    見證了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的台灣酒

    類專賣的歷史,具有台灣近代產業歷史上的

    特殊價值與意義,而其製酒產業的許多建築

    物更是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兼容各類型

    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極具建築史學上的

    意義,而後台北酒廠因遷廠而荒廢閒置,在

    藝文界人士的呼籲下,政府曾開放提供給藝

    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的創作場域,

    而後進一步將其空間活化再利用,調整規劃

    並委由民間經營,成為創意設計工坊及創意

    作品展示中心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而宜蘭

    甲子蘭酒文物館,除了繼續營運外,將其閒

    置剩餘的空間將以整修,成立為酒類文物館

    和台灣紅麴館,並配合地方特產之行銷,開

    放給民眾參觀遊覽。台北公館的自來水博物

    館是台灣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的見證,其

    仿照西洋巴洛克風格建築設計的唧筒室已列

    為三級古蹟,唧筒室功成身退後,政府斥資

    修護,並收集相關器材與設備,規劃為自來

    水博物館並開放參觀。台灣煤礦博物館的前

    身則是「新平溪煤礦公司」,因礦產的枯竭

    1997 年停止開採而荒廢,隨後業主整理內

    部的文物、史料及開採器具,將礦場規畫為

    「台灣煤礦博物館」,成為回顧礦業歷史的

    一座私人礦博物館。

    迄今國內有關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

    用的案例不少 13,但並非全然成功,也蘊藏

    許多問題,例如空洞化、商業化、破碎化、

    形式化而喪失了原意與原味,誠如蕭明瑜

    (2009)所言:產業文化資產的價值,必須

    追溯該產業在當地的文化歷史脈絡與生活情

    境脈絡,並不僅只是二鹽五糖一酒的鏽蝕機

    具和廠房,還要有留有「記憶」…。所以思

    索從「再凝視」而產生的「觀光反思」來進

    行產業文化資產的塑形,才能讓其彰顯歷史

    價值的存續意義與蛻變再生的風采。

    三、案例介紹-宜蘭的羅東林業文化園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前身是當時羅東

    林場的林區管理處所在地,1916 年太平山

    林業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為台灣三大著名林

    場,羅東林區管理處管轄地即是當時太平山

    森林鐵路的終點「竹林站」、林務管理工作

    站(出張所)及貯木池之舊址所在,佔地

    約 20 公頃。民國 71 年(1982),林務局結

    束太平山的伐木作業,森林鐵路隨之於民國

    78 年停駛,佔地廣大的林場貯木池及相關的

    設施也因伐林結束而閒置。隨後在政府與民

    間組織的策動下,2004 年原羅東林場規劃為

    林業文化園區,原有的貯木池變成了自然生

    態池,並添設環湖木棧道,同時整修昔日的

    竹林車站,並於園內展示昔日的蒸汽火車、13 這些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的案例很多,文建會文資處100 年亦編印有「產業文化資產的 30 個感動地圖」一書,

    介紹各地有名的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處所,故文中僅舉數例

    簡介。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8

    森林鐵路,以見證台灣林業發展的歷史。此

    外,部份羅東林場原有閒置的房舍,也改設

    為宜蘭縣文化創意產品展覽館,供藝文人士

    使用及發表產品,使園區轉型成為一處集合

    了休閒、教育、文化功能的旅遊景點,也成

    為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的一個案例,保存著

    日治時期至今的林產風采與鐵道文物。民國

    97 年為了讓林業文化園區更有永續的經營

    理念,林務局在園區成立了羅東自然教育中

    心 14,自然教育中心結合產官學者、地方文

    史工作人士及社群的集體智慧,秉持永續發

    展文化的傳承理念,致力於創造人與自然對

    話的優質平台、林業軌跡與森林生態的體驗

    學習場域及環境永續發展的多元學習機會。

    目前中心規劃的課程方案包括以學生為對象

    的「戶外教學」課程;針對教師及對自然教

    育有興趣之團體、單位及從業人員所設計的

    「專業研習」;假日或特殊日子所辦理的「主

    題活動」;及不定期推出的「特別企劃」等15,讓孩童與入訪者認識鄉土文化與自然的

    知識,透過中心專業的環境教育規劃,提供

    各年齡層歷史、人文、美學、環境倫理與林

    業等多元學習環境。

    迄今而言,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可以說是

    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的一個較成功案例,進

    一步分析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具有以下幾項特

    色:1.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創設非淪為「統

    治意識」與「文化灌輸」的窠臼,不是由上

    往下或為少數或特定文化族群所設的文化設

    施,而是上下交流、結合菁英與庶民,重視

    在地化真實體驗取向為主流的再生產文化,

    舊瓶新酒中持續進行再建構與涵化,傳承中

    有創新的演進,亦開展了新生命風貌。

    2. 抽象空間和具體空間的運作產生了空間再

    現和再現空間的對抗,而褪色的文化資產常

    淪為庶民文化的異質空間而受冷落與忽視,

    但這種「資產再利用」的成功展現,提升再

    現空間的邊緣價值,也使空間的對抗漸次銷

    熔,並泯除核心和邊陲的鴻溝,讓文化的豐

    富度和多元需求更加彰顯。3. 自然教育中心

    所引入的是專業的經營與管理,並有效的利

    用社區人才和資源,塑造出社區的地方文化

    特色,林業文化園區提供真實環境的體驗也

    與厚植的文化傳承價值,所以產業文化資產

    再利用一方面可促使學校積極結合地方藝文

    人才與運用鄉土資源來深植鄉土教育,另一

    方面也使地方藝文人才和資源有完善的發揮

    空間,盡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之目的。

    肆、結語隨著經濟活動的快速變遷與產業的結構

    性改變,許多產業也面臨消長與衝擊,然而

    這些逐漸凋零的地方產業具有文化與歷史的

    價值元素,故若能妥慎規劃此邊緣性的文化

    空間,亦存有轉化與蛻變的契機;現今國內

    外均肯定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利用,不

    僅能重新凝聚地方的認同與歸屬,也可帶動

    地方經濟效益與提升產業文化及社會發展的

    附加價值,進而傳承、再製並創新文化之永

    14 農委會林務局民國 96 年先成立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97 年又陸續成立了池南、羅東、奧萬大、八仙山四個各具

    特色的自然教育中心

    15 相關課程與活動參見:自然教育中心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eeft97.html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19

    續。然而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2006)也提

    醒:在「全球化」與資本市場席捲之下,不

    能一味只從歷史傳統或原鄉情懷來定位地方

    文化,因為地方文化不能單單建立在對世界

    的防禦以證明自己的文化的正統性;而是要

    透過地方或社區間居民的不斷交流、對話、

    辯證、衝突與反省,使居民重新理解自己居

    住的地方文化內涵,進而經由居民參與去重

    新定位當地文化特色、決定地方未來方向、

    振興地方各種產業。所以地方產業文化的轉

    型與再利用,應注重產業文化的內涵並擷取

    當地的特徵作為轉化要素,採「因地制宜」

    的重新包裝和行銷,才能成功轉化為新產業

    與新文化,並發揮其再利用之產能。換言之,

    產業文化資產得以成功地再生,除完善的規

    劃、健全的管理外,還考慮地方文化背景和

    其價值的理解,激勵社區民眾的參與,經由

    細膩的整合與連結,才能營造具魅力與地方

    感的消費熱點,落實「文化產業化、產業文

    化化」之理想。

    參考文獻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

    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台大

    地理學報,55:1-24。

    何傳坤(2011),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普

    世價值與風險管理,博物館簡訊,58:

    12-16。

    李天鐸(1994),《文化霸權(Hegemony)》,

    台北:遠流。

    林崇熙(2006),新文化、新產業、與產業

    文化資產的共生創造:以糖廠保存再

    生為例,科技博物,9(2):71-89。

    邱天助 (1998),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

    台北 : 桂冠。

    張政亮(2009),文化資產之再利用與經營

    管理-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為例。2009

    年會展與城市行銷研討會,台南:臺

    南成功大學。

    張政亮(2009),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實施

    歷程與現況探討。2009年中國地理學

    會年會暨地理教育及學術研討會,台

    北:台灣師範大學。

    陳其南(2006),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在台灣-

    歷史的回顧與問題的反思,2006文化

    資產保存政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6-8。

    陸揚等譯(Soja 原著)(2005),三空間:

    去往洛杉磯和其他真實和想像地方的

    旅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喻學才、王健民(2008),世界文化遺產定

    義的新界定,華中建築, 26(1):20-

    21。

    楊敏芝編著(2011),30 個產業文化資產

    的感動地圖,台北:行政院文化部文

    化資產局。

    楊慶瑜(1998),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與文

    化再生產:談鄉土文化發展思想體系

    之建構,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台南:台南師範學院,12~17。

    葉浩譯 (John Urry 原著 )(2007),觀光客的

    凝視,台北:書林。

    趙珮伶、王志弘(2008),. 都市再發展的

    築夢工程: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文

    化研究月報,81(電子版)。

    劉新圓 ( 2004 ),文化產業政策的形成,國政

    研究報告,10 月 14 日,網址 http://www.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0

    npf.org.tw/PUBLICATION/EC/093/

    蕭明瑜編著(2009),老寶貝‧新創意—

    產業文化資產轉化設計,台北:行政

    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

    籌備處。

    Adorno, T. and Horkhemier, M. (1979),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London: New Left Books.

    Firth, R. (1971). ElementSof Social Organisation. London: Tavistock.

    Friedman, J.,(1990), Being in the World: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M. Featherstone(e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311-28

    Harvey, D. (1990). 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0: 418-434.

    Hofstede, G. (1983),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s, 13(1-2):16-74.

    McGuigan, J. (2001). Three discourses of cultural policy. In Stevenson, N. (Ed.), Culture & Citizenship (pp.124-13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oja, E (1996) Third 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 and imagined places, Oxford: Blackwell.

    Williams, R. (198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Fontana.

    Wynne, D. (ed.), (1992), The Culture Industry, Arena: Aldershot.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1

    壹、前言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兩種技術的屬性若

    依據米爾格蘭姆先生 (Milgram) 所提出的混合

    實境(mixed reality)的理論 1,以數位化的

    程度(degree of digitalization)而言,如圖 1 所

    示,左邊的真實環境(real environment)會以

    線性光譜型式漸變至右邊的虛擬環境(virtual

    environment),例如1 Milgram P., Kishino F. (1994) A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1321-1329.

    運用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技術整備社會科數位教材之研究

    GIS and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Archives in Social Science

    王明志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 摘 要 】

    本論文主旨在論述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兩項技術運用於社會科數位教材整備與其相關研

    究的可行性。首先,以普及化、影視化、情節化與親善化等四個面向,對該兩項技術進行檢視。

    研究發現,從技術層面而言,地理資訊具備普及化的網路趨勢、視覺化的圖像效果、情節化

    的實境模擬與親善化的時空整合等合乎性;從實務方面而論,擴增實境則依該技術的沿革歷

    程與典型範例、重要概念與組成配備及應用領域與實證案例佐證其適用性。

    本研究認為該兩項技術皆具潛能,可為社會科數位教材建置與推廣,植基於政府、學術

    與民間機構甚至師生之間,促使教材的呈顯不再受限於字紙的文本記載,而是可再廣泛地透

    過一般學子熟悉的影視媒介,藉群體共識積極鼓舞風潮,將各自親身體驗或腦海中的印象、

    記憶與經驗,製作成可供觀賞與交流的音像紀錄,如同所有相關影音網站所公布的影片一般,

    加以匯集後建置成為「社會科數位教材資料庫」,為臺灣社會科學與其教學共創新視界與新

    園地。

    關鍵詞:地理資訊,擴增實境,社會科學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2

    地理資訊技術所擬真的教學場域或其中物件

    等;其中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可簡稱

    AR)則定位於光譜的中間偏左,代表其環

    境主體仍是以真實物件為主,而虛擬物件僅

    為附加客體。以下先就地理資訊技術及其對

    數位教材的普及、視覺、情節與親善等四化

    特色加以論述。

    圖 1 Milgram 所提出的混合實境光譜示意圖

    貳、地理資訊技術地理與歷史同屬人文學科(humanities),

    分別為空間(spatial)與時間(temporal)的

    代名詞。若以人類的著眼,地理可以提供的

    是場地(域)或背景環境。地理資訊即為空

    間資訊,乃經由人類觀察、測量與紀錄後而

    得。其處理則可大致分為輸入(蒐集、紀錄、

    整合),處理、管理、使用(查詢、瀏覽、

    分析)、展示與輸出等方式。

    地理資訊技術是以測量製圖(surveying

    and mapping)與計量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

    為核心。測量製圖包括地、海測與航太遙測

    與其後製成圖;計量分析則涉及數學統計、

    模式模擬與決策判定等。就如同專業歷史學

    與其研究一般,傳統的地理資訊技術需要學

    院式的教育與訓練,方能專精於其相關軟、

    硬體架構與其應用之規劃、建置、評估、推

    廣及維護。

    地理資訊技術之所以能普及化的重要歷

    程與關鍵,最具象徵性的代表之一,即為現

    今一般民間大眾耳熟能詳的 Google 地圖與地

    球(Google Maps 與 Earth)的發布。姑且不論

    其精確度的考量因素,該地理資訊技術產物

    下所提供的地圖資訊或影像平台,可促進數

    位化學習場域的建置與發展,原因如下:

    一、普及化的網路趨勢

    因為普及基層的大眾皆有權力與能力上

    網,使用地理資訊的相關技術與服務僅需彈

    指之間即能享有。目前臺灣大眾通用的地理

    資訊的相關技術與服務除 Google 系列者外,

    尚有採用國人自製研發成果的 UrMap。創立

    於 2000 年,該地理資訊服務平台係由行動

    通訊及網際網路專業人員共同組成的工作團

    隊,已將整合式地理資訊及相關領域系統應

    用於網際網路,提供行動通訊適地性服務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與電信加值服

    務。

    尤其,最近 UrMap 和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合作,規劃全臺灣 15 條的特色路線,整理

    匯集而成「千里步道路網」主題地圖,已開

    始提供便利的地圖資訊,使用者就算沒有領

    隊或導覽員,也可按圖索驥,體會在地的臺

    灣人文風情,拓廣愛好者的興緻。「千里步

    道路網」所搜羅的路線資訊遍布全臺灣,由

    志工們透過實際考察並整理成為相關的回報

    資訊後,再由地理資訊相關技術專員們運用

    電子地圖標明並區分路段,彙集並製成適合

    步行與騎乘單車的步道路線。

    若以「社會科學實踐」的概念,那麼數

    位學習場域與內容亦可用類似的地理資訊平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3

    台,將全臺灣分成北、中、南與東四大區域,

    揪集各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既有成果,鼓勵國

    中小教室應用故事編纂及影視製作的力量,

    推動實質的地方史地文化與觀光創產,讓每

    個學校皆具風格與特色。

    二、視覺化的圖像效果

    本文的視覺化(visualization)係指將抽

    象資料轉化為具體圖像的方法或過程。在以

    往電腦科技初萌的時代,資料多以數據形態

    展現,其解讀與運用分屬專家與學者的智能

    領域,一般大眾很難觸及或顧及;而近期電

    腦科技在視覺化方面已逐步發展至接近虛擬

    (或仿真)3D 的進程。尤其開放式地理資

    訊(Open GIS)技術的推動成功後,解決了

    資料格式、軟體平台不同的問題,巨幅提升

    地理資訊的圖像可跨平台操作的實踐能量。

    以 Google Earth 與 Maps 為例,Google 已

    整合各項地理資訊技術與各式影像處理專

    業,能讓瀏覽者在虛擬地球表面上任意遨

    遊,甚至遊走於街道巷弄中,並環視舉目望

    去的真實景象,尤其在近期發行的免費版本

    中已設置顯現歷史地圖的功能,藉由移動時

    間滑桿,即可瀏覽各時間點的地理圖像(包

    括地圖與航遙測影像)。此舉意謂著史地整

    合的平台已因應而出,可免費供網路使用者

    享受超時空的樂趣與快感。

    經 由 開 放 源 碼 軟 體(Open Source

    Software)所組成之開放地理資訊軟體架

    構(The OpenGeo Architecture), 不 僅 支

    援標準制度的發展,也實踐了合作共享之

    理念,以及賦予大眾自由使用之權利,更

    讓開放式地理資訊的推展更確切落實於各

    單位、組織甚至個人之實務應用層次,亦

    即透過所謂的雲端服務 2,使用者便可藉

    由網路連線從遠端取得地理資訊服務,甚

    至可以僅靠手機便能完成許多以往過去只

    能在個人電腦上方能執行的工作。這意謂

    著靠該「雲端運算」,便能夠透過同一套

    平台,讓位於全台灣各地甚至全球的使用

    者,更即時且密切的合作與聯繫,共同創

    作數位學習場域與教材。

    三、情節化的實境模擬

    此處所謂地理資訊能模擬的情節,係

    由一組以上能顯示人物與其存在空間(或環

    境)之間關係的靜、動態圖像集成。其模擬

    效果應包括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

    局與尾聲等部分,並按照因果邏輯組織後,

    能體現事件、人物與其周遭空間互動的故事

    性。 Google SketchUp 係一套可供大眾免費下

    載使用的便利實境模擬軟體,可讓專業設

    計者或一般使用者在設計過程中體認並建

    構 3D 立體的模擬空間。大多初級使用者會

    先有興趣建構「室內實景與質感」或「區域

    規劃與量感」,完成建構後,進而預設考察

    路徑,環視並遊覽成果的展現。該軟體除操

    作簡便、成果即現、情節易擬、展露無遺與

    動態錄影的特性外,更重要的是該軟體能與

    2「雲端服務」專注在於藉由網路連線從遠端取得服務。例如提供使用者安裝和使用各種不同作業系統的 Amazon

    EC2 服務。這類型的雲端計算可以視為「軟體即服務」

    (SaaS, Software aSa Service) 概念的後繼。利用這些服

    務,使用者甚至可以只靠一支手機做到許多過去只能在個

    人電腦上完成的工作。資料來源:http://www.cc.ntu.edu.

    tw/chinese/epaper/0008/20090320_8008.htm.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4

    Google 地球互通有無,亦即以互補方式將其

    空間內容與要素加以匹配並呈顯於 Google 地

    球上,反之亦然。因此,大眾影視史愛好者

    便可在虛擬地球的任意角落,為故事的主角

    模擬事件發生的現場。

    如果在既有的理念基礎與工作平台上,

    由基層地方政府透過各國民小學教師的分梯

    集中研習培訓,將快速建構家園的技術紮根

    於通俗的民間社區,進而推廣成為國小學童

    可與其家長共同發揮創作的機會與趨勢,就

    如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廣的「大家說

    故事」活動,3 將簡單、多彩、活潑、互動、

    好玩的構成要件,透過網站設計出容易操作

    的動畫介面,鼓勵孩子、老師及家長們使用。

    藉重充滿樂趣的虛擬空間,辦理獎勵性的圖

    文影音徵選活動,讓大眾使用網站設計的軟

    體,創造屬於自己的立體圖畫故事書。

    四、親善化的時空整合

    地理資訊處理技術非僅止於製作、處

    理、分析與應用數值圖像,其發展進程已

    轉而朝向支援動態的程序模式化(dynamic

    process modeling)、符合高度的相容互操作

    性(compatible interoperability)、提昇多元的

    異質資料整合能力、改善高解析的圖像呈顯

    介面、以及整合分散計算、網路科技等資訊

    即時處理能力,促使各資訊擁有者善用標準

    的時間與空間基底平台(compatible spatial and

    temporal based platform)。

    利用時空基底平台,上游資料源的擁

    有者可編排、彙整各專業甚或通俗的歷史與

    地理資訊,並將其組成為資料格式與型態均

    相容的地理資訊庫(geo-libraries)。如此,

    一般使用者即可透過 web-based 的代理程式

    (agents),查詢檢索所有資料源所提供的任

    何資訊,並以地理資訊介面彙整、呈現其所

    得的資訊,於是,所謂分散式的時空整合資

    訊應用環境便因應而生。

    臺灣歷史文化地圖平台提供各式尺度

    與精確定位的時空資訊,使各地方社群可

    以在此時空架構中標註定位與容納保存其

    各自特有的地方性知識,進而這些在地社

    群透過參與回饋即能達到在地發聲的賦權

    (empowerment)。由於上述各地方知識係統

    籌在平台架構中而成為標準時空資訊,故各

    地方知識可以跟傳統學術研究相互交流與對

    話。透過這些交流整合,社會大眾一方面能

    擴充臺灣歷史文化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使

    地方知識亦能永續的保存與活化。

    參、擴增實境技術擴增實境技術的發展源始於 1998 年的

    美國。目前該技術仍以該國擁有為數最多的

    研究機構與成果而居世界首席地位,歐洲的

    德國近年來也戮力整合跨國學術單位、政

    府部門與民間企業的研發資源,儼然已成為

    全球第二大發展國家。該技術的研發推動

    係由 IEEE(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與 EUROGRAPUICS 等組織負責,3 「大家說故事」網站提供了讓大家上網製作「我的故事

    書」的創意平台。小朋友只需要選擇場景,然後把想要的

    角色拖進書中擺放,為其創造身分/姓名/背景,再配上

    自己構想的內容和對白,編寫一個新的故事,就變成一

    本「3D 故事書」了。資料來源:http://story.cca.gov.tw/

    storytelling04.php.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5

    每年定期舉辦「ISMAR」國際研討會。

    於研討會上,除美、德兩國外,英國、

    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等,近年來亦皆

    不遺餘力地發表研究專刊與論文。例如以

    「ArticleSrelated to augmented reality」關鍵詞檢

    索網路上的通用搜尋引擎與其相關資料庫,

    很容易可在結果欄位中出現高達三百萬筆以

    上的資料,提供詳細檢視與參考運用,足以

    顯現擴增實境技術已累積的相關成果與經

    驗,業已達相當可觀的地步,逐漸「普及化」

    的研究發展趨勢將指日可待。

    一、沿革歷程與典型範例

    擴增實境指的是能把虛擬資訊加到使用

    者感官知覺上的電腦顯示特效。其系統採用

    某些和虛擬實境一樣的硬體技術,但兩者有

    一項最根本的差異,亦即虛擬實境企圖取代

    真實的世界,而擴增實境卻是在實際情境上

    擴增虛擬的資訊。有關其系統與應用的歷史

    沿革方面,雖然擴增實境聽起來似乎比較先

    進或科幻,但研究人員製作原型系統的歷史

    已然超過 40 年,而且第一部擴增實境雛型

    系統的開發者就是影視專家。

    早 在 1957-1962, 影 視 攝 影 家

    (cinematographer) 莫 敦 海 利 格 (Morton

    Heilig)即已創造一部感測機(sensorama)並

    取得專利,4 當時的使用者透過該機器就已

    經可以感受到視訊、聽覺、震動與氣味等

    效應。1966 年,電腦繪圖專家依凡蘇澤蘭

    (Ivan Sutherland)和他在哈佛大學與猶他大

    學的學生們,共同開發出第一套頭戴型顯示

    器(Head-mounted Display, HMD)。1970 與 80

    年代,美國空軍阿姆斯壯實驗室、航太總署

    艾密斯研究中心以及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

    分校等機構開始群策並從事整合性的擴增實

    境相關研究。5

    直到 1990 年代,波音公司首次創訂「擴

    增實境」這個名詞,開發實驗性的擴增實境

    系統,以協助專業工程師裝配管線設備。

    之後,隨著硬體成本下跌,必要的實驗室設

    備不再要價昂貴,故導致近十年以來已經顯

    見擴增實境的相關研究逐漸開花結果,其中

    相關的卓越成就應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

    「導遊機」(Touring Machine)。6 該大學的「電

    腦繪圖與使用者介面實驗室」製作這套佩帶

    式擴增實境校園導覽系統,其意旨為用來協

    助一般觀光客遊覽大學校園。

    透過頭戴式顯示器觀察校園時,遊覽者

    可以看到校園中佈滿許多虛擬的旗標,每座

    旗標都代表著該處有進一步的資訊。例如,

    當選取「校史」旗標時,可以看到關於哥倫

    比亞大學校地前任使用者「布隆明達精神病

    院」建築物的立體影像,重疊顯現在該校園

    原址之上,同時手持式顯示器會出現關於精

    神病院歷史的「紀錄片」、互動式年表與圖4http://www.google.com/patents/about?id=wOpfAAAAEBAJ&dq=3050870.

    5 根據定義,擴增實境系統中的透視顯示器必須能呈現虛擬與真實資訊的結合。雖然這類顯示器可能是手持式或固

    定式,但最常見的還是以固定式頭戴型為主。把顯示器戴

    在頭上並將螢幕貼置於眼簾前,使原本很小的螢幕可以製

    造出大的影視效果,這種顯示器通常即稱為「頭戴式顯示

    器」。6Feiner, S., MacIntyre, B., H llerer, T., Webster, A. (1997)

    A Touring Machine: prototyping 3D.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for explor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ProceedingSof the First Annual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ing:74-81.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6

    文說明等附加資訊,「視覺化」的圖像效果

    精彩豐富。

    二、重要概念與組成配備

    本 研 究 根 據 亞 祖 麻(R. T. Azuma)

    1997 的 一 篇 題 名 為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的文章,7 定義擴增實境具有以下

    三項要素:

    ( 一 ) 結 合 虛 擬 與 現 實(Combines real and

    virtual)

    ( 二 ) 即時互動(Interactive in real time)

    ( 三 )3D 定位(Registered in 3-D)

    不同於虛擬實境的「創造」與「仿真」

    虛擬環境,擴增實境強調的是「虛實結合」。

    要達到擴增實境的虛實結合,使用者必定得

    透過某種裝置觀看視訊。早期大部分的研究

    主要是採用頭戴式裝置,近年則改採智慧型

    手機(smart phone)。智慧型手機除具備類

    同於電腦的運算、錄影、顯像功能外,更加

    上 GPS 定位、網路連線與觸控、傾斜度偵

    測等先進技術,而且其價格亦逐漸趨於平民

    化,於是採用智慧型手機為運作平台的擴增

    實境相關研究亦漸趨為主流。

    其次,即時互動方面,「自由網路視

    覺網路公眾資訊系統」(Free Network Visual

    Network,簡稱 FNVN)8 係由國立新加坡大

    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混合實境

    實驗室(MXR)所開發的擴增實境城市公眾

    資訊系統。此系統於城市中不同的開放空間

    設置資訊擷取節點,透過特殊的擴增實境軟

    體,能夠將網路上所擷取到的資訊轉換成為

    視覺化、流動式的 3D 虛擬物件,並且即時

    地重疊於真實的公共空間之上。此系統藉由

    混成實際與虛擬公共空間的監控模式,可將

    資訊串流成為即時互動的影視效果。

    另外,3D 定位方面,仍延述上例中的

    自由網路視覺網路公眾資訊系統。該系統採

    用圖形條碼影像辨識法為其定位技術,原因

    是該技術的成本門檻低且定位精確度高。惟

    此定位法有其特異之處,為提高使用時的辨

    識效果,其辨識條碼必須使用黑白分明的圖

    形符號;為加強遠距離的辨識程度,圖形符

    號必須放大顯現,因而需在公共空間中置入

    眾多顯明的巨型黑白標的,造成對都市景觀

    的另類視覺衝擊,此雖為該系統在實踐上出

    現的較大缺憾,但是其「情節化」的實境模

    擬效能已使該系統得以成為載譽有加的研究

    專案。

    三、應用領域與實證案例

    透過擴增實境搭配地理資訊與定位技

    術,可直接把將空間對應關係活化,近而轉

    變成為資訊生活服務系統,讓一般民眾利用

    智慧型手機實行音像導航與享有即時生活資

    訊,提升生活品質的便利與效率。除智慧型

    手機或頭戴式顯示器外,位於加拿大蒙特婁

    市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有批研

    究人員們最近開發出一種很神奇的地磚 9,

    這些地磚可以模仿沙地、雪地、草地的環境

    (包括視覺、聽覺、感覺等)。該地磚可用

    於人機互動方面,被當成由腳部控制的觸控

    板,應用於相關擴增實境的實務上,包括視

    7http://www.arlab.nl/docs/AR_algemeen2.pdf.8http://www.cit.nus.edu.sg/network-tv/#.

  •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27

    訊會議、遠程培訓、遠程醫療等。

    以下本論文擬僅利用有限篇幅,透過介

    紹 2008 年曾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防

    疫戰鬥營」展示廳所展演的三項例證,說

    明臺灣在擴增實境方面的本土化應用實務。

    實務應用的第一項主題為「斑蚊之家」,該

    展區利用擴增實境的技術,讓民眾觀察登革

    熱的病媒蚊─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的四個蟲

    期(分別為卵、蛹、孑孓與成蚊四期)。該

    技術以液晶螢幕為顯示器搭配�